李开复认为,对于每一次选择是否正确,不要看内心之外的东西, 不要被钱财、地位以及其他的因素所干扰,而是要反复叩问自己的内心是不是真的喜欢。李开复的大学同学拉斯认为在IT业的发展不是自己所追求的,毕业后,尽管一家美国证券所给他开出了丰厚的薪水邀请他去做IT工程师,但他还是放弃了。拉斯最终选择在德国开了一家画廊,这是他内心的真正追求。不管结果如何,只要是你真正喜欢的就要坚持下去,不管这个坚持的过程要放弃多少东西,因为你一定要明白现在的放弃正是为了你以后的获得。<br> 可是很多人却根本无法发现自己内心追求的是什么?因而经常陷入迷茫之中。李开复认为,发现内心的真正需求都是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经过一个逐渐演化和积累的过程而突然觉悟的。比如,他在读大一的时候,本来学的是法律专业,由于实在提不起兴趣,他开始探求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他先去学习了数学,但后来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学校里那台电脑。那时候的电脑还是打卡式的,很笨拙,但是对他来说却具有巨大的魅力。当他发现计算机和可口可乐的机器连在一起,就能看到机器里是否还有可口可乐时,觉得真是奇妙无比。那时候没有人知道学习计算机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前景,当时还没有“计算机科学家”这个称谓,但李开复认为,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计算机充满了热爱,非常喜欢它。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心花怒放、精神振奋的东西了。可以看出,李开复并没有想成为什么科学家、什么总裁,他只是源于内心的喜欢。人总是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才舍得下工夫,也只有在这种心态才能学有所成,所以李开复最终成了公认的计算机天才。<br> 李开复发现这个内心需求的过程,虽也是“无心插柳”的结果,但李开复却是在不断地“插柳”,最终在积极的探索中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