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最好18岁前就做过这些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0446260
  • 作      者:
    俞敏洪, 张洪伟, 周容编著
  • 出 版 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著名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务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张洪伟: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北美项目主任、北大国际MBA、北师大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北航副教授。新东方留学直通车、名校申请Workshop、名校精英计划等项目创始人。作为新东方优秀教师及美国留学专家,张洪伟老师曾教授过十余万学生,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的留学梦想。
    周容:
    北京新东方学校资深留学咨询专家、优秀教师,新东方美国名校Workshop项目创始人。帮助过数以千计的孩子走向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校,其中不乏哈佛、耶鲁、斯坦福、MIT等世界顶尖名校。被誉为"哈佛妈妈"。
展开
内容介绍
    孩子成长故事 + 父母教育心得。权威、生动、实用的青少年成长读物。都说孩子个个是天才,可为什么条件相当,他们的成长却大相径庭?那些全优生的成长和成功究竟能不能复制?著名教育家俞敏洪和他的同事,通过对12位全优生18岁前的成长剖析,总结出了他们成功的规律。
    同时,这12位全优生的家长也现身说法,将自己培养孩子的心得悉数总结。
    这就是《最好18岁前做过这些事》的内容和意义!
    18岁,人生分水岭。
    有些事18岁前不做,一辈子就来不及了;有些事18岁前做了,人生就会不一样。
    如果您是学生,本书会让您发现自己成长中的缺失,获得动力和方向。
    如果您是家长,本书会启发你的教育思路,让您更加成功地培养自己的孩子。
    《最好18岁前做过这些事》适用于:中学生,学生家长。
展开
精彩书评
    权威、生动、实用的青少年成长读物
    俞敏洪最新作品!
    如果您是学生,本书会让您发现自己成长中的缺失,获得动力和方向。
    如果您是家长,本书会启发您的教育思路,让您更加成功地培养自己的孩子。
    ●这本书里的孩子们所表现出的自信、自知、自强,让人欣慰,他们用自己的故事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做最好的自己”。
    —— 李开复

    ● 以前,我们总说孩子不听话,请问我们听了孩子的话没有?这本书里有孩子们最真实的心声。
    —— 马云

    ● 我是从北大毕业后才去美国的,这些学生要比我厉害得多,直接到美国读大学,而且都是名校。
    —— 李彦宏

    ● 从这12个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一代人的努力、责任、眼光,他们身上也体现了很多我们作为父母辈的人没法拥有的优势和环境。我想说的是:让孩子们自由飞翔吧,他们能够飞多远就让他们飞多远吧,他们不仅仅拥有隐形的翅膀,更加知道风的方向。
    —— 俞敏洪
展开
精彩书摘
    宋思嘉:我的城堡
    她太厉害了
    校模联主席,北京市模联大赛最佳代表
    还是校音乐剧社成员,参加多部音乐剧演出
    她思维敏捷,口才上佳,辩论赛上她是最佳辩手
    她才华横溢,自编自导多部英语短剧,会写英文古体诗
    她兴趣广泛,阅读、写作、设计、制作、唱歌、表演、辩论
    她无限热爱生活,自己做肥皂,做织布机,做网页
    她关注公益,热衷慈善,参与各项人文关怀活动
    她崇尚真实,讨厌做作
    她即将前往耶鲁大学
    在那里,她的优秀和精彩将会继续!
    要塞——小学时光
    很多人在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时都会首先提到父母,我也不例外。我妈妈一直在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工作,爸爸之前是在中石油做对外经贸方面的工作,后来成为自由职业者。爸爸是一个性格很独立的人,有时候性格也比较急,妈妈则比较平稳、稳重,她特别会办事,基本上什么事交给她她都能完美完成。她属于“有话好商量,慢工出细活”的那类人。我很崇拜我妈妈,尽管我的急性子很像爸爸。有时我想,我对妈妈的崇拜,是不是源于对她那种与生俱来、我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的性格的向往?
    由于父亲的工作关系,我小学有一段时间是在新加坡度过的。新加坡的教育制度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但是在某些方面,新加坡的教育比中国更加残酷,例如新加坡的小学会从四年级开始划分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他们将之称为“小四分流”,而这些则是不被中国的教育制度所允许的——在学校里我时常和同学讨论这些,尽管我们对这些的了解也是懵懵懂懂。
    那时我读的是一所教会学校,班里的很多同学父母都是虔诚的教徒。一个人的宗教信仰往往受家庭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幼年时代。我的父母不信教,所以我自然也不信。由于对宗教的理解并不深入,我们这群刚进校不久的小孩子争论的话题时常停留在“你为什么不信教”这个层面。而对于他们的此类疑问,我往往会以“为什么信上帝?你看得见吗?你摸得着吗?你看不见、摸不着,凭什么跟我说他存在”来反驳他们——或许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渐渐明白原来人的想法这么稀奇古怪。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很多事情没有对错,有的只是一个争论过程,以及过程之后不同人所得出的结论与思考。
    很多读过《简·爱》的人都会对女主人公童年在教会女校的生活印象深刻——每天凌晨起床,借着昏暗的光线洗脸,祷告,吃饭,阅读。没有人敢交头接耳,否则就会像海伦一样被勒令站在凳子上,接受所有人的嘲笑与鄙夷,还有那种来自环境的压抑对人心理的摧残——我所就读的虽然也是一所女校,但生活却大相径庭——记忆中学校会三天两头放假,因为我们班同学的背景比较多元,所以动不动就是各个民族的节日,比如印度教的节日,还有伊斯兰教的开斋。而7月21日——也就是我生日,是新加坡的种族和谐日。出于对这个节日的重视,我们学校每年都有大型活动,还可以穿旗袍。于是我就很开心,好像整个学校都在给我过生日一样。
    新加坡的教育,在严格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老师经常鼓励我们看书,写论文。小学生所谓的“论文”,也不是特别高难度的东西。老师的目的主要是鼓励你将自己想到的东西尽量表达出来,而不要依附于来自老师或者学校的填鸭式教育。小学二年级那年我做了一个关于蝙蝠的调查。为了做这个调查,我天天在图书馆里翻阅大量关于蝙蝠的书,最后弄出来一个板报似的东西。现在看来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所做出的东西自然与“高深”不搭边,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早已淡忘了制作过程中的诸多细节,但那次经历却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钻研过后的成就感往往会将钻研过程中因困难而遇到的挫败感抵消,可是钻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往往比最后的结果更令你回味。并且,钻研的成果要展示给别人看,并且要有理有据。这种严谨的态度很重要,无论是对科学还是文学来说。
    那里的生活带给我一种很真切的快乐,对我往后的生活也有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都是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慢慢感受到的。四年级那年我随父母一同回国,就读于史家胡同小学,本以为回国后的生活还会像在新加坡一样快乐,但我错了。
    现在都说出国要过“语言关”,而我回国以后同样也面临着“语言关”——我虽然会说汉语,却不会写汉字。而汉字的书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期中期末考试的重点也是汉字书写。而我那时根本不认识汉字,语文成绩自然很差,百分制的试卷我最低考过28分;而我原本非常不错的数学,也因为我看不懂应用题而屡次不及格。小孩子的内心往往比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自然也差,更何况我在新加坡的时候一直属于模范生。
    那段时间,除了糟糕的成绩以外,我的压力还来自于同学们的眼光。每次他们看我的时候眼光都非常异样,我的朋友自然也不多。独处的时候我常常揣摩他们,我觉得他们肯定在想“这人怎么这么奇怪,不会写字也不会算数,她到底干吗来的”,这种念头让我觉得特别委屈,平时在家里不太敢跟父母说,于是周末的时候总回家抱着姥姥哭——我姥姥是个特别慈祥也特别可爱的老太太,我很喜欢她。家里谁有什么不开心的,她都会特别用心地安慰。她安慰人也从来没有什么长篇大论,更加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就是让人心里特别舒服。
    其实那段时间父母也挺担心我的,他们主要是怕这样会让我的性格越来越自卑。而解决现状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我补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四年级的寒假和暑假,我把小学一到三年级课本全部补了一遍,虽然不是很扎实,但至少考试的时候不会再不及格。到五年级中间的时候,多多少少能跟上了,到六年级基本没事了。到现在想到那个时候的我,我还是觉得挺自豪的,那会儿那么个小不点,克服的这个困难,也挺大的。但是无知者无畏,所以有时候我想,人有时候觉得自己有什么坎实在过不去了,其实是因为随着年龄的成长而杂念太多,太瞻前顾后,仅此而已。
    在国外度过童年的同学,回国以后很难找到归属感。这不仅仅是因为刚回国时语言被同学们嘲笑,更重要的是,我看待事物的视角已经多多少少改变了,我很难像一直生活在国内的人一样看问题。每当我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们分享的时候,他们就会反问“你怎么这样想呢,我们都不这样想”,于是我就更觉得没有归属感了。
    我喜欢阅读,这是我在国外养成的习惯。那时候,包括现在大部分时间,看的都是故事书、小说之类。当时,老师给我们灌输了这样一种思想:只要是书,都是有价值的,哪怕是所谓的“闲书”或者是课本之外的书,甚至一些比较杂的东西。因为它就算没有深刻的“意义”,依然会给你带来快乐,给你带来丰富的想象。
    书看多了,我也经常试着动手去写——六七岁时写神话故事,假如我是神,我会在云彩里建一座城市,把人全拎上去住。再长大一点,喜欢看别人的书,续写那里的人物之后干了什么,一直断断续续地写下来。进了初中,我就很少写童话了,而是开始写类似杂文的东西——我特别想记录初中、高中的时候校园里大家在一起那种感觉,不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仅仅只是一种属于校园的感觉,或者说是氛围。比如秋高气爽的时候,大家全都回校园了,那种特别高兴,同时又有点忧伤的感觉,因为暑假过去了。写这些文章的时候,我非常注重自己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又会让我收获新的发现。例如人的感觉有时是特别微妙的,不能用“开心”或者“生气”来简单地下定义,正如这个世界对人的分类不仅仅是“好人”“坏人”那么简单。
    记得小时候,我特别爱看《孤岛生存》那类书,包括《草原小屋》。我特别感兴趣当人们完全靠自己的时候是怎么生活的。记忆犹新的是《草原小屋》中有一段在描述如何织布,而小孩子的好奇心往往会让他们对陌生事物充满兴趣。于是那天回家以后我跟我妈宣布,我要天天吃冰棍。她很惊讶,问我原因。我说我要拿冰棍棍儿做织布机。当时是夏天,天气特别热,我隔三岔五地吃冰棍,吃了大概一个月,攒了不少冰棍棍儿,做了一个小织布机。因为是织毛线用,所以特别粗。但是当真的织成一小块布之后,特别有成就感。
    还有一段时间我对染料特别感兴趣,有时候我妈带我出去逛街,我就会盯着那些布料发呆,心想这是怎么染出来的,难道不会掉色吗?有时候我会跑到公园里摘花,回来捣碎,弄到水里想染东西。后来发现我摘的那些花儿不管怎么弄,都不能把水染色,于是我就觉得特别郁闷。而后来上中学才发现,其实是我选错了溶剂,应该选有机物。
    还有一次,我姥爷家空调坏了,排水管往阳台上滴水。我姥爷弄了个桶在底下接着,他就去睡觉了。水把桶盛满以后,就流到了地上。我当时兴致勃勃地弄一个小塑料球杠杆,妄图弄一个系统,装个铃铛,如果水满了就响,但是怎么设计都没成功,于是我又特别沮丧。最后是我爸爸过来帮我解决了这个大难题——他到外面买了个门铃,把底下的线拆开,然后把线的两头探进水里——因为水是导电的,所以水面一上去电路一通它就响。当时特别崇拜我爸,觉得他是个彻彻底底的大天才。
    我对技术方面的东西也很感兴趣,其中,一个娱乐活动是做网页。从小不点的时候,我姥姥家买了台新电脑,那个新电脑带微软的Frontpage,我在那玩儿,我说假设这个网页是一个王国,这一篇是城堡,那一篇是树林,这几篇用链接串起来,又是网页,又是故事,当时自己玩儿得特别高兴。大一点开始真的做网页,在网上弄了个服务器。外国网页有免费的服务器,中国的域名也很便宜,所以两边都占着。我现在自己有一个主页,写的东西会接到网上去,像blog之类的。后来我改用Dreamweaver,因为Frontpage貌似已经没有了,Dreamweaver比较专业。有一阵比较疯狂的时候,我们家电脑两个软件都没有,我就拿记事本写代码,就是最基础的代码,断行、滚条,还有表格。但是写代码特别烦人,因为你看不见效果,等你把代码写完了,打开网页一看全是错的,还要重写。我其实没学过网页制作,但是我会去网上找一个有各种各样花样的网页,把原代码打开,然后把它一点一点拷贝粘贴。
    稍大些之后,我开始喜欢玩网上的文字游戏,80年代那种特别古老的游戏。有点像网游,只不过全都是文字的。假设你是个人物,你在一个虚拟世界里干很多很多事,但是你干所有事情都没有画面,只是用文字呈现,比如你往里面打一个sit表示坐下。其实听起来很无聊,这个主要好处是有很多人一起玩,特别有主动性。如果你的文字思维能力强的话,你会觉得这个会比图画还好玩。
    后来我把这些事当玩笑讲给别人听时,尤其是一些大人,他们都会问我:“你到底喜欢科学还是文学?”在我看来,这种想法其实是在把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我感兴趣的是人怎么过日子,包括染料、织布都是这种方面的东西。因为小时候如果没有人给你刻意分这是科学、这是文学,那么小孩子是不会对这些在意的,他们只知道这是好玩的东西。
    父母教育心得
    Q请简单概括下您的教育方式?
    A我们采用的方式基本上可概括为“影响式教育”。通过父母的学习生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来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建立以及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比如父母在业余时间经常读书看报,对时事作出评论与叙述等,并尽量让孩子也参与其中。例如,我们在旅行途中都会带上书籍阅读,孩子看到父母的这种习惯,也会模仿。
    记得思嘉在4岁时,坐飞机就会问邻座的乘客:“你看你的报纸的卡通版吗?我可以看吗?”邻座的叔叔当然不看报纸的卡通版,于是思嘉就和我们一样,也拿着报纸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如此,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父母每次出差问她需要什么,答案几乎都是书,所以每次出差的主要购物环节都是去书店按照思嘉的书单买书。思嘉也经常半开玩笑地说:“爸爸总是说给我买书把钱都花光了!” 她应该知道,这也可能是父母最愿意为孩子把钱花光的地方了。后来,思嘉几乎过于沉浸于读书了,以至于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口舌来让她避免读书过度,比如,要求她限制每天阅读的时间,读书时要注意休息和放松以免用眼过度,和亲戚朋友聚会时不能带书,等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涉猎广泛的阅读,使得思嘉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从古埃及史到荷马史诗,从指环王到莎士比亚她都有了解,她初中便可以大段背诵莎士比亚的剧作,并且在指环王官方网站的古体诗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Q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您最注重培养的几种品质是什么?
    A诚实、自信、独立、自然、追求真我。
    Q在教育过程中,您觉得您做过的最骄傲的事情是什么?最有风险的事情是什么?
    A一直坚信“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应该是人生最重要的经历,在思嘉的成长中,最引以为傲的是:为她创造了“行万里路”的条件和机会,培养了她读万卷书的兴趣和能力。14岁前思嘉就游历了10个国家的20几个城市,通过旅行了解不同的人文、历史、文化,也开阔了眼界。她4岁起开始喜爱读书,每周5本,一年下来200多本,10岁时几乎读遍了图书馆儿童部的所有图书,阅读速度已经超过了成年人,厚厚的《指环王》一天就读完了。我们曾经怀疑她是不是真的读懂了,试着在书中随意摘出一段,结果她几乎能够完整地叙述出来。常言说:功夫在诗外。对读书的喜爱和超常的阅读能力,给思嘉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财富。
    在思嘉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直注意培养她独立的个性:“我的生活我做主”也一直是我们倡导的。当然,作为家长,我们通常会给一些意见和建议,但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回头想想,这种绝对的尊重在某些事上,还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初一学期结束时,在清华附中普通班就读的思嘉因为成绩优异被调到重点班,这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机会:师资配备好、学生水平相当、学习气氛浓。都说水涨船高,我们有理由相信,思嘉在重点班学习,一定能够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两个多月后,思嘉期中考试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她郑重提出要求返回原班级,理由是:在重点班感受到的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她不希望将来回忆起初中3年,能够想起的只有学习。经过痛苦的挣扎,我们最终还是同意思嘉返回原班级,也许对于思嘉的课业学习,这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选择,但值得欣慰的是,思嘉在快乐中度过了初中3年的学习和生活。
    Q您是怎么处理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问题的?
    A多倾听,少说教,尽可能平等沟通。
    Q根据您的经验,您对其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是?
    A鼓励、信任、放手,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Q您的孩子马上要离开您,到大洋彼岸,现在您最想对他(她)说的是什么?
    A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展开
目录
序言:18岁,展翅飞翔
第一篇
生活有大爱:发现生活的无限乐趣,做一个有爱的人
生活是枯燥还是有趣,完全取决于自己。
她在亚马逊丛林看海龟,她在奇幻世界里肆意游荡,她在院子里养兔子和花草……
最细微处,有大美。18岁前,一定要发现生活之美,你会发现更大的世界和更多的有趣。
宋思嘉·我的城堡
贺梦石·掌握自己的命运
周静雨·我的旅途
第二篇
术业有专攻: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做一个专业的人
有一技傍身,则天下足。
他在实验室研究基因,她12岁英语已经和美国人一样好,她对颜色有设计师一样的敏锐度……
三百六十行,都能创造新世界。18岁前,一定要发现自己最擅长的事,你进入更深邃的一条路,发现更美的风景。
刘奕辰·坚持·勇气·责任
刘漪浓·从未停下的脚步
郭雨桥·在平淡中怒放
第三篇
机会有选择:机会常有,发现了、抓住了才能站上舞台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你要准备什么呢?
她认为只要能想到就一定能做到,他在一次竞选中彻底释放了自己,她能让身边所有事物给自己带来快乐……
每一刻都有新机会,未知的世界正打开大门。18岁前,一定要知道怎么发现“这是个好机会,我可以试试”。
吴轶凡·一切皆有可能
公泽·信念决定与众不同
柴婉盈·在路上
第四篇
自然有神奇:顺其自然,听从内心,成为最好的自己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他想寻找未知的自己,一直努力知行合一,她对动漫有无限热爱,是位手办达人,他觉得自己至为平常,只是在做自己……
你自己就是一个完整的宝藏。18岁前,要知道挖掘最真实最原始的自己,发觉内心的力量,成为那个你想成为的人。
韩希泽文·遇见未知的自己
耿然·我的青春,一直在路上
庞笑然·谋事在人,顺其自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