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咨询策略及理论依据
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家科胡特(Heinz Kohut)根据他的临床发现,对自恋型人格给予了最全面的描述和临床解释。
科胡特的主要观点如下:(1)一体化的自体客体关系(self-objeel)。在这种关系中,主体无意识地将客体当作一个从属于自己的个体,当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为严重的自我界限混乱或没有自我界限。(2)无所不能的自体(self)。缘于早期养育关系中,养育者不能共情地接纳儿童,而导致正常发展所必需的早期雄心和理想化父母印象的缺失。缺失的后果就是上述需要代偿性加强,表现为在随后的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过分理想化,以及自认为无所不能。(3)对赞美的无限需要。将他人过分理想化反映了早年的心理创伤,患者希望以此来代替自体缺失的那部分精神结构。也就是说,他需要一个全能的神化的他人,并无意识地将其当作自己的一部分。(4)缺乏共情的能力。所谓共情是指能站在他人角度体验他人苦和乐的能力。自恋者由于与他人之间缺乏人际界限,他们无能力去理解他人行为的意义,他们赞美他人是将他人无意识地当作一个自体客体以满足自己的自恋。(5)环境与文化对自恋病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并起了重要的作用。环境必须提供给人必需的经验,让一个孩子成长不光是作为一个人,而且要感觉到是个人。自恋型人格障碍者是一群悲剧性的人(tragic man),这种悲剧性人格表现在他们除了在乎他人、社会的评价外,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由于既不能感受自己也不能感受他人,而成为真正精神上的孤独者。
初次访谈后,我初步判断王鼎可能是个自恋性障碍的来访者,我打算用一段时间从心理动力的角度和他一起去理解他的内在关系。可惜我们的咨询只见了四次,他宣布他很好了,大部分问题都已解决,且期末学习很忙,提出中断咨询。
第一次咨询主要是建立信任关系,搜集背景资料,他谈了家族和自己过去的光辉历史,会谈后我的觉察是王鼎看起来斯文温和,说话口气认真,看似容易内省,较兴奋地说过去的故事,故事带有戏剧性,好事坏事分明,很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童年似乎没有“关系”,内在客体紊乱,没有建立完整的自体,自体感比较脆弱,用理想化、贬低、回避等方式来维持自尊,较多采用投射、分裂等原始防御机制,在外部表现为和别人的关系不大好。我考虑是与自恋人格有关的人际关系问题案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