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高明而道中庸
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著作里,最推崇的一种境界就是((中庸》里所讲的“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尤其是“极高明,而道中庸”,这种境界南怀瑾先生不但常提,而且他本人也是这么实践的。其实这种所谓极高明的境界在平凡生活中就可达到,并不一定非得在很高的地位才能获得。境界高远,却立足于现实,体现了超凡境界与现实态度的统一。
晚清名臣左宗棠曾在江苏无锡梅园题字: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二十四个字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有远大志向,却只求中等的缘分,对于享福则下等的就行;为人处世要站得高,站得高才能望得远,但是真正行动起来,却比较低调,不显山露水,做事情要有余地,为人宽容。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学。
上古有三帝:日尧,日舜,日禹。他们都是这种哲学的实践者。古书上说尧非常厉害: “其仁如天,其知(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虽然富贵但是不炫耀不骄傲。尧即位之后,首先是任人唯贤,促使内部达成统一。他做事比较平淡和低调,亲自考查百官的政绩,奖励高贤,惩罚贪佞,这种身为万乘之尊、却依然事必躬亲的作风,正是他务实的一面。尧当帝王时,能够以天下为己任,他在位时世风淳朴,人们相处和睦,也是得益于他的高瞻远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