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货币伦理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887039
  • 作      者:
    禹芳琴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禹芳琴,女,1970年生,湖南邵东人。1992年毕业于邵阳学院英语系;200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获哲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广东金融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家庭伦理学和经济伦理学研究,先后在《学术论坛》、《求索》等刊物发表文章十几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货币是经济学的术语,从社会文化视野来说是金钱,通俗来说就是钱,中国古代雅称为“孔方兄”。“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朽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展开
精彩书摘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关系被日益转化为金钱化的市场关系。货币损害着不可放弃的感情的社会核心关系。异化(马克思)和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哈贝马斯)就是对当今社会问题的两种描述。
    有人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万恶之最。它会导致道德上的堕落。道德上堕落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在物物交换中,物品所有者对自己的要交换的物品具有直接的责任。而货币是匿名的,交易双方不存在责任上的相互依存关系,现金交易为人们在交换过程中逃避责任留下了空间。二是货币是控制市场的主导力量,是控制市场组织的重要手段,货币成了市场上的权力话语。
    因为货币作为经济交换过程的合理性工具,使许多社会关系摆脱了传统价值定向的控制,由历史上的奴役关系转变为现代社会的契约关系。契约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更加广泛,使人更有个性的社会关系。这种契约关系深刻影响了人们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货币是“盈利追求”的代表,它是个人性的生存价值转变为抽象性的计算价值,使个人性的社会关系转变为纯粹功能性的交换过程。货币是社会不平等的指示器。因为占有货币的量的不同,对产品和劳务的支配权也不同。货币获得了资本功能,它就激发了最强烈的自我利益,成为发展资本主义的工具,并由此导致相应的社会结构的变迁,使人受制于货币权力,同时还会导致异化现象。所谓异化也就是使主观价值客观化,使人的意志和权利具体化和物化。
    现代社会人的需要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人们需要的满足只有通过货币符号的作用才能实现和满足。这就很容易使抑制薄弱者产生货币拜物教,导致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货币伦理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货币伦理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货币伦理思想的逻辑架构
第二节  马克思货币伦理思想的内容

第二章  近现代西方货币伦理思想的发展与启示
第一节  近现代西方货币伦理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乔治·西美尔货币伦理思想的内容和启示

第三章  货币的伦理意蕴:生产力视角
第一节  货币生产力与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力
第二节  货币生产力的伦理肯定
第三节  货币生产力的伦理负值

第四章  货币的伦理意蕴:社会交往视角
第一节  货币是社会交往的符号体系
第二节  货币对社会交往的伦理意义
第三节  货币对社会交往的道德污损

第五章  货币的伦理意蕴:人性视角
第一节  货币是人性生成和张扬的载体
第二节  货币的人性善值
第三节  货币使人性异化趋恶
结语货币伦理的使命和挑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