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越地学术思想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90771
  • 作      者:
    梁涌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梁涌,男,浙江嵊州市人,绍兴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社科部主任,教授。多年来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越文化研究,已出版《社会转型期忠诚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江泽民理论创新十五论》(合著)等专著多部,在《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越地学术思想论》分析了越地经史之学的源流及成就,越地学者的治经传统,即从“ 经即史”到“六经皆史”的经史观。对南宋浙东学派与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渊源关系作了新的阐述,认为尽管两个时期的浙东学术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缺少脉络可寻的师承关系和统一的学术谱系,但却仍然具有十分相似的精神气质和思想追求,表现了基本共同的学术主张和价值取向。阐述了越地哲学思想发展的三个高潮及不同哲学思想的特点,即疾虚妄树异端——越地哲学思想的第一个历史高度;由理学到心学——越地哲学思想的第二个历史高度;由心学到实学——越地哲学思想的第三个历史高度。分别探讨于越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越地佛教的传播及在中国宗教史上的地位,越地的道教思想及对道教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越地文人在儒释道合流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在道德核心价值观上与中华文化的一致性表现在——以推行德政,实现德治,维护封建王权统治为根本目的;以养成儒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为道德修养的根本目标;强调道德修养的方法和路径,认为义利并重是越文化道德追求的重要特色,认为越地文人在伦理思想上更加关注道德实践。阐述了越地教育思想的演变主线,分别对越地著名学者关于教育目的目标、治学态度、教学原则和方法等思想进行了梳理。分析评述了以越国范蠡为代表的“农商具利”经济思想及影响;以叶适为代表的“农商并重”经济思想及影响;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工商皆本”经济思想及影响及传统经济思想的现代基因。探讨了越地学术思想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即学术观点在交锋辩驳中传播;思想观念在为官从政中传播;理论流派在讲学授徒中传播;学术思想传播的其他途径,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方式进行了新的循迹和思考。在分析越地学术思维的文化背景和学术依据的基础上,概括提炼出了越地学术思维中表现为突出的务实性思维、一贯的包容性思维、强烈的批判性思维等特点。
展开
精彩书摘
    这样的评价与汤用彤将嵇、阮归人到贵无论的划分,冯友兰视嵇、阮是正始玄风的补充有很大的区别。<br>    隋唐及五代十国间的几百年,越地学术思想处于一个相对低潮期。<br>    有宋一代特别是南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自先秦以后又一个学术繁荣时期。宋明理学是这一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六七百年间,传播遍及全国,大儒辈出,其影响之深远,在中国思想史上十分罕见。学术繁荣的标志是学派林立,人才辈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越地学者对学术繁荣的贡献更是十分卓著。<br>    南宋学术繁荣的主要标志是:一是学派林立。存在着道学和心学的对立,心学学派以陆九渊为代表,道学又分为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派和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但道学和心学的后人把两者通称为理学。也存在着与道学、心学相对立的其他学派,主要是越地永嘉学派、永康学派和婺(金华)学派,越地学派之间虽然存在着差异,但都“左袒非朱,右袒非陆”。二是学术论争频繁。鹅湖之会是中国学术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学术争鸣活动,由吕祖谦发起,围绕朱陆之间为学之方的分歧展开,吸引了闽浙赣众多学者的参与,影响十分深远。朱熹、陈亮之间的王霸义利之辨——历史观之争,书信往返历时数年,各自陈述观点,但终未能取得一致的看法。此外还有关于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和新学的争论,朱熹和陈傅良之间的争论等等,推动了各派学术的深入发展。三是书院盛行。南宋的诸多思想家同时也是教育家,他们通过聚徒讲学广泛传播各派的学术思想,由于从者盛众,形成了盛极一时的官学系统之外的私人书院,当时有著名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丽泽书院等等。在众多学派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朱学、陆学和在浙东地区形成的浙学。浙学的特点在于言性命理义的同时,“必究于史”,由经人史,注重从现实出发研究历史,强调学术研究必须经世致用,提倡实学。<br>    南宋的学术活动不但未受到统治者的支持,而且多次遭到南宋朝廷的禁止和打击,最突出的有两次,一次是淳熙年间掀起禁道学的浪潮,指责道学是伪学,以道学为罪,朱熹首当其冲,但结果殃及学人,使并非道学的学者也受株连,陈亮也由此被捕入狱。再一次是庆元党禁,导致学术争鸣局面的终结。庆元党禁的直接起因是韩侂胄与赵汝愚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随着发展,把朱熹道学作为主要打击目标,出现党禁和学禁相结合,以政治手段来禁止学术,使得当时的所有学术活动都遭到了禁止。<br>    南宋时期及以后越地学术活动繁荣并逐渐成为全国的学术中心,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时代的变迁。1127年宋室南渡,建都临安,中国出现了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也带来了中国东南地区的繁荣。因为临安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大批北宋理学开创者的后人纷至沓来,供职于南宋朝廷,竭力以理学思想感化、熏染南宋最高统治者,同时广揽门徒,聚众讲学,对南宋学术思潮的发展有着导向之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理学渐趋成熟并成为南宋思想界的主流,这时候,反理学的思潮也逐渐形成。反理学阵营的主将当推陈亮和叶适两位。<br>    自宋代以后,越地的学术研究活动十分发达,形成了四明学派、金华学派、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阳明学派、蕺山学派、浙东学派等众多在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流派。越地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不仅有宁绍平原、金衢平原等鱼米之乡,更有宁波、温州等对外贸易港口,故历来被称为“财富之上腴”。该地区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思想活跃,到宋代逐渐形成一批颇具特色的学派。<br>    明末清初是越地学术思想发展中又一个大放异彩的阶段,从阳明心学大有取代程朱理学之势,到刘宗周熔铸百家,统汇诸流以反拨和纠正王学的末流之弊,使心学不再堕坠,再由黄宗羲等传承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开启了新一代的浙东学派的学术风气。<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越地学术思想的流变及基本特征<br>一、传统学术与学术史研究<br>二、越地学术思想的流变<br>三、越地学术思想的基本特征<br><br>第二章 越地经史之学及特色<br>一、经学传统及其演变脉络<br>二、越地学者的治经传统<br>三、从经即史到六经皆史的经史观<br><br>第三章 浙东学派及学术渊源关系<br>一、南宋时期浙东学派的形成及主要成就<br>二、清初浙东学派的形成及主要成就<br>三、南宋浙东学派与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渊源关系<br><br>第四章 越地哲学思想的发展轨迹<br>一、疾虚妄树异端——越地哲学思想的第一个历史高度<br>二、由理学到心学——越地哲学思想的第二个历史高度<br>三、由心学到实学——越地哲学思想的第三个历史高度<br><br>第五章 越地宗教思想的理论贡献<br>一、于越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br>二、越地佛教的传播及在中国宗教史上的地位<br>三、越地的道教思想及对道教发展的影响<br>四、越地文人在儒释道合流中的地位和作用<br><br>第六章 越地伦理思想的流变<br>一、在道德核心价值观上与中华文化的一致性<br>二、义利并重是越文化道德追求的重要特色<br>三、在伦理思想上更加关注道德实践<br><br>第七章 越地教育思想的鲜明个性<br>一、越地源远流长的重教传统<br>二、越地教育思想的演变主线<br>三、越地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影响<br><br>第八章 越地经济思想的传承<br>一、“农商俱利”的经济思想及影响<br>二、“农商并重”的经济思想及影响<br>三、“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及影响<br><br>第九章 越地学术文化的传播<br>一、学术观点在交锋辩驳中传播<br>二、思想观念在为官从政中传播<br>三、理论流派在讲学授徒中传播<br>四、学术思想传播的其他途径<br><br>第十章 越地学术思想中的思维特点<br>一、越地学术思想的文化背景和学术依据<br>二、越地学术思想中突出的务实性思维<br>三、越地学术思想中一贯的包容性思维<br>四、越地学术思想中强烈的批判性思维<br>主要参考书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