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党的领导体制科学化为契机,增进党的领导活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这是我们党实现“科学执政”、“有效治国理政”的重要前提和必然要求,而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又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关键。领导制度是党组织运行及党领导国家运行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促使党的方针政策向实践转化的强大推动和保障力量。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等诸项党的建设工作中,制度建设贯穿始终,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如1980年邓小平在著名的“八一八”讲话中所提出的那样:领导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党的领导制度主要指:党的领导原则,即民主集中制这个根本原则;党的领导工作与活动所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党及其领导下的各机关之间形成的组织架构(体制)。科学的领导制度是指符合中国共产党管理国家与社会活动需要、符合中国共产党管理、发展、完善自身需要的党的领导原则、规则、架构。
党的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有效治国理政的基础,党的领导制度的科学化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根本保障。党的执政能力是指我们党执掌政权、凝聚力量、指导发展、驾驭全局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共产党的每一名党员的个体素质、各个领导干部的能力的机械相加还不足以构成党的执政能力,共产党单个的领导干部或部分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可能很高,可是,没有科学的领导制度,众多个体的能力就难以聚合起来,甚至会相互抵消,我们党的执政能力还是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因为,党的领导制度为党员、党员干部的活动提供规则准则;党的领导制度决定党的执政方式,而执政方式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党的领导制度无疑还影响着国家权力机构、各个团体、机关的权力运行状况,可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领导制度是解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之点。
提高党的领导制度的科学化水平是保证党有效治国理政的前提和基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全党在思想上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然而在实践中,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索如何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提高党的领导制度的科学化水平,以确保党更好地领导国家和管理社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