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与金融改革(上) 成思危
王鲁湘:据说“虚拟经济”这个名词是马克思最早提出来的。不论你是否已经了解了它的经济学名称,我相信您一定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它了,例如:股票、期货、债券,等等。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增长,还有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更新都给经济学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虚拟经济就是其中之一。什么是虚拟经济?它是不是真实的财富?它对实体经济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它的作用如何?相对应的,我们在金融改革方面应该采取哪些有利的措施,来防范虚拟经济的风险?有关这些问题,我们请到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教授。
“慷慨陈词岂能尽如真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我心”——这是不是可以看作您在2007年对中国股市的几次评论引起一些小小风波的内心的表白?
成思危:我想就是这样。作为学者,一定要多说真话、实话,少说空话、套话,不说大话、假话。尽管可能说话人家不大高兴,但是你讲的是真实的话,这就叫“慷慨陈词岂能皆如人意”,但是我自己是说的真话,所以我也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但求无愧我心”。
王鲁湘:成教授是湖南湘乡人,您的父亲成舍我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报人,您为什么选择了理工科?
成思危:当时我15岁,在香港,秘密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6岁回到内地是因为广州刚解放,北方干部都不会讲广州话,所以从香港动员了一批青年学生回去,我就在省总工会工作了一年。1952年,因为国家要建设需要大批的学生,当时的高校要招5万名学生,而高中毕业生只有3万名,所以就调集干部,所以我就作为调干生人选。那时候因为要建设只准学工,原来我对文科很感兴趣,但没有办法学了工,学了我比较喜欢的化学。
王鲁湘:您现在研究的虚拟经济问题对中国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您关注这个问题已经有多长时间了?
成思危:我关注这个问题从1997年金融危机开始。在我1981年一次出国学习的机会时,我当时就确定不学化工,要学经济管理——当时有很多人说:“你是不是有神经病?你这个化工已经有一定名气了,你再去镀个金回来,将来院士什么都没问题,你现在去学管理,资本主义那一套在中国能用吗?”但是我的回答是:“根据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体会,我感到没有好的管理,再好的科技人员也发挥不了作用。”所以,要想使中国真正能够振兴的话,我认为经济和管理是很重要,所以决心又改了一次行,去学管理。1996年,我受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的主任,当时我就考虑金融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到1997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安排这个方面的研究题目,正好1997年6月底爆发了东亚金融危机,所以这时候我们就考虑怎么样思考有关金融和金融危机的问题,这时候我就开始研究虚拟经济。
王鲁湘:十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现在研究虚拟经济的队伍,研究状态怎么样?
成思危:因为虚拟经济这个概念比较新,虚拟资本的概念是马克思提出来的,但是马克思没有讲虚拟经济。从虚拟资本到今天我们提出虚拟经济,这中间有一系列的思考。而且这个领域是充满着探索的领域,所以尽管有十年的历史,我认为还是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因为这个学科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范式。我今天讲的也只是我的一孔之见。
虚拟经济日益活跃,
虚虚实实中财富怎样被创造?
起起落落中资本怎样被应用?
政策与环境,
多层因素中如何获得收益?
成思危:我的演讲(分上、下两部分)大概除了一个简短的前沿以外,分成四部分。前两部分是理论是讲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第三个是讲中国金融改革的成绩和展望;第四部分,用虚拟经济观点研究中国的几个热点问题——汇率、股市、房市、通货膨胀——大家当前比较关心的问题。虚拟经济的概念,可以说在国际上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逐渐提出来的。但是,虚拟经济在国际上有三种定义——我们国内都翻作虚拟经济,所以有时候有些混淆:
第一种叫Fictitious Economy,就是讲的虚拟资本,通过金融平台为主要依托的各种活动。
第二种叫Vitual Economy,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进行的经济活动,比如电子商务,在网上买东西,网上银行等等都属于这个。
第三种叫Visual Economy,就是用计算机来模拟经济活动,比如一个经济政策要推出,它会有什么正的影响、负的影响,用计算机来模拟它的结果。
严格地说,第一种可以叫虚拟经济,第二种有人叫做拟实经济,第三种叫做可视化的经济。那么,虚拟经济在国外并没有成为一个主流的研究的观念。因为国外对马克思主义不是研究得这么多。我们的研究是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的概念进入到虚拟经济的概念,是遵循着这样一条路线来研究的。目前在国内,正如我刚才说的,虚拟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范式,大概有三派:
一派是以传统的经济学家为主;主要是南开大学的刘骏民教授等人,主张虚拟经济是一个虚拟的价值系统——因为经济是一个价值系统,虚拟经济是虚拟的价值系统,他们是从这个观念来展开研究的。
第二派是金融界人士,他们认为虚拟经济就是金融,所以没有必要再来一个虚拟经济名词,“虚拟经济”这个名词因为“十六大”报告里正式写了,所以他们也觉得可以承认这个名词,但他们还是完全用金融方面的概念来研究虚拟经济。
第三派就是我主张这一派,用系统科学的办法研究虚拟经济。总的来说,就是要把虚拟经济看成一种新的经济活动模式,而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它的特性和它的发展。
虚拟经济究竟该如何定义?
它为何能上演钱生钱的魔术?
知识、信用与社会关系,
各种资本如何作用??
第一个问题——虚拟资本。虚拟资本是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21章以后的几章中提出的一个观念。它的观念归纳起来是两条:第一条,虚拟资本是从有价证券、不动产抵押单发展起来的。这是一种观点,是信用体系发展起来的。第二观点就是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但是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马克思把这叫做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
但遗憾的是,当时整个经济还没有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所以马克思当时并没有提出虚拟经济概念。虚拟资本的概念,从马克思以来到现在也有了各种的发展,从我个人的研究来说,我认为马克思分析商品是分析了商品的两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我们分析虚拟资本,也要看到资本双重权属的双重性,也就是资本有所有权和使用权。如果一个人把资本给了另外一个人用,他实际上就失去了对这个资本的使用权,保留了他对资本的所有权。这时候,使用他资本的人会给他一个所有权证——股票是所有权证,证明你有投资;债券是所有权证。所有权证就是证明所有权是你的,但是所有权你已经失去了。所以,我认为虚拟资本就是从资本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产生的。
为什么人们要把资本给别人使用?那必然是融资方具有某种能够吸引人们愿意把钱的使用权交给他,所以融资方引用某种形式的资本,这种资本是无形的,非物质的,而且价值是不确定。因为他如果没有资本,伸空手套白狼,你肯定不会给,他肯定有某种理由,就是他有某种资本,所以我认为他有的这种资本就是我们讲的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分为三大类:
第一种类型叫信用资本。这是金融界比较熟悉的了,因为你有信用,我借给你,到时候保证还给我,人们把钱存进银行,这就是银行有信用。人们愿意投资一个企业,是因为这个企业有信用。所以信用是一种虚拟的无形的资本,靠着它可以吸收人们实际的资本。
第二种类型叫知识资本,这就包括了你的技术、秘密、专利、品牌、标准等等。随着知识社会的临近,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资本也是越来越重要。有人把知识资本叫做智力资本或者智能资本是一个意思。拥有这种知识的人,人们愿意投资给他,就是希望能够把知识变成产品,变成产业,能够赚到钱,赚到钱以后分钱。所以风险投资就是这么一个概念。风险投资使风险投资家把人们的钱集中起来,然后投资给有创新成果的人,如果失败了就一拍两散,如果成功了就分享盈利。所以知识资本体现在风险投资里是很明显的。知识资本和实际资本的结合才能有风险投资这种观念。因为风险投资的风险是很大的,我们一般讲“成三败七”,为什么人们还愿意投?就是由于成功项目的高收益不但可以补充失败项目的补偿,还能够给人们带来比较高的收益,就是由于这种机制,人们愿意投给有知识资本的人。所以风险投资比较热的时候,有个词叫“知本家”——有知识的人叫知本家,资本家和知本家的结合才有风险投资。
第三种类型叫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社会学提出的一个概念,我的定义是:社会资本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一种互相的信赖和合作。
中国有个词叫“关系”,这个词好像现代成贬义词了,好像一谈关系就是腐败,实际不完全这样。关系是重要的,在外国也讲关系,熟人总是好办事,他信得过你,我认不认识你,我能把钱交给你吗?对不对。根据社会学的研究认为,社会资本在当前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它对经济的发展也有独特的作用。
有人研究过,意大利的北部,经济发展比南部好。因为意大利南部习惯于君主制,意大利北部习惯于共和制——共和制情况下,人们之间的互相信赖和合作关系要比君主制强,这是一种解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