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刘师培讲国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7528923
  • 作      者:
    刘师培著
  • 出 版 社 :
    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国学经典藏书》根据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为读者展示大师们的著名成果。这些可贵的文化精品,是承续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火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读者从中可以体味大师们的文化追求,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培育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认同! 
    《国学经典藏书》立足于:一、为国学爱好者提供权威、实用、通俗的普及性读本:二、为研究人员提供学术积累和参考资料;三、为广大领导干部提供治国理政的决策参考、修身养性的行动指南。 
    《刘师培讲国学》为《国学经典藏书》之一种。全书共分三篇,内容包括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经学教科书。
展开
精彩书评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胡锦涛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温家宝     
    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包括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等多个方面。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起到“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研读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通过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总之,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习近平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第三章  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建安文学,革易前型,迁蜕之由,可得而说:两汉之世,户习七经,虽及子家,必缘经术。魏武治国,颇杂刑名,文体因之,渐趋清峻。一也。建武以还,士民秉礼。迨及建安,渐尚通悦;说则侈陈哀乐,通则渐藻玄思。二也。献帝之初,诸方棋峙,乘时之士,颇慕纵横,聘词之风,肇端于此。三也。又汉之灵帝,颇好俳词,见杨赐《蔡邕传》下习其风,益尚华靡;虽迄魏初,其风未革。四也。今摘史乘群书之文,涉及文学变迁者,·条列如下。
    《文心雕龙·时序》篇:自哀、平陵替,光武中兴,深怀图谶,颇略文华。然杜笃献诔以免刑,班彪参奏以补令,虽非旁求,亦不遐弃。及明帝叠耀,崇爱儒术,肄礼璧堂,讲文虎观,孟坚珥笔于国史,贾逵给札于瑞颂:东平擅其懿文,沛王振其通论,帝则藩仪,辉光相照矣。自安、和已下,迄至顺、桓,则有班、傅、三崔,王、马、张、蔡,磊落鸿儒,才不时乏,而文章之选,存而不论。然中兴之后,群才稍改前辙,华实所附,斟酌经辞,盖历政讲聚,故渐靡儒风者也。降及灵帝,时好辞制,造《羲皇》之书,开鸿都之赋,而乐松之徒,招集浅陋,故杨赐号为驩兜,蔡邕比之俳优,其余风遗文,盖蔑如也。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字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仲宣委质于汉南,孔璋归命于河北,伟长从宦于青土,公斡狗质于海隅,德琏综其斐然之思,元瑜展其翩翩之乐,文蔚、休伯之俦,于叔(邯郸淳字,原作子儆)、德祖(杨修字)之侣,傲雅觞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至明帝纂戎,制诗度曲,征篇章之士,置祟文之观,何(晏)刘(劭)群才,迭相照耀。少主相仍。唯高贵英雅,顾盼合章,动言成论。于时正始余风,篇体轻澹,而嵇、阮、应、缪,并驰文路矣。
展开
目录
出版前言
第一篇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文学辨体
第三章 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附录
第四章 魏晋文学之变迁
甲 傅嘏及王何诸人
乙 嵇阮之文
丙 潘陆及两晋诸贤之文
丁 总论
第五章 宋齐梁陈文学概略
甲 宋代文学
乙 齐梁文学
丙 陈代文学
丁 总论
子 声律说之发明
丑 文学之区别

第二篇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各家总论
第三章 学文四忌
第四章 论谋篇之术
第五章 论文章之转折与贯串
第六章 论文章之音节
第七章 论文章有生死之别
第八章 史汉之旬读
第九章 蔡邕精雅与陆机清新
第十章 论各家文章与经子之关系
第十一章 论文章有主观客观之别
第十二章 神似与形似
第十三章 文质与显晦
第十四章 文章变化与文体迁讹
第十五章 汉魏六朝之写实文学
第十六章 论研究文学不可为地理及时代之见所囿
第十七章 论各家文章之得失应以当时人之批评为准
第十八章 洁与整
第十九章 论记事文之夹叙夹议及传赞碑铭之繁简有当
第二十章 轻滑与蹇涩
第二十一章 论文章宜调称

第三篇 经学教科书
第一册
第二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