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板爸爸”这一现象最先出现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的俾斯麦市,创始人是辛迪·索伦逊。她的丈夫戴夫·布拉什瓦因时任军队的军官,被派往伊拉克前线作战。辛迪到照相馆定制了一张戴夫的全身相,把它贴在胶合板上。她这么做是受到了那些同样也在前线作战的父母的孩子的启发。这些孩子学少儿图书《纸板斯坦利》,剪下自己的照片来贴在硬纸板上,然后装入信封里寄给在前线打仗的爸爸。《纸板斯坦利》书中的主人公可以变成扁平的,装在信封里满世界漫游。
辛迪花75美元为刚满周岁的女儿萨拉做了一个“纸板爸爸”,为的是等丈夫从伊拉克回国时,能帮助女儿认识自己的父亲。现在萨拉已经4岁,等父亲回来时,她就不至于不认识他了。
辛迪女士将自己的“发明”介绍给点子专家埃列因·达姆列尔,后者把它写进前线军人家属必读的书里,这样一下子便普及开来,尤其是在美国的边远地区。
缅因州赫尔蒙新学年的头一天,19岁的贝丽·斯密特不是一个人来校,同行的还有她那在阿富汗服役的父亲马克,不用说只能是“纸板马克”,妈妈詹尼菲把它放在送女儿上学的汽车里。“我的‘纸板爸爸’在哪儿?”当妈妈把它从贮藏间取出的时候,贝丽着急地问道。而后他们把“纸板爸爸”放在汽车后座上,贝丽和妈妈,还有两个小男孩阿列克和杰列克一同跟它合了影。“纸板爸爸”不时地倒下,这时女儿总说:“别再倒了,爸爸,这一点儿也不可笑,因为这不是开玩笑!”贝丽说对了,这的确一点儿也不可笑,因为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缅因州国民警备队司令部发给前线军人的家属一定尺寸的照片,但规定都得是齐腰部以上。司令部首长认为,尽管士兵同家庭相距成千上万公里,这种“纸板爸爸”或“纸板士兵”能帮助他们之间“保持联系”。人们无论上什么地方,去看足球赛、上咖啡馆、上商店,甚至去参加婚礼,都带上这种“纸板爸爸”同行。据负责国民警备队军人同家属联系的联络部经理巴巴拉·克拉乌德尔说,军人家属都很想念前线的亲人,他们都愿意将“纸板爸爸”随时带在身边。谁只要想要,都可以拿到手。除此之外,司令部还经常举办晚会,邀请军人家属和他们的“纸板爸爸”参加,而那些也同样贴在胶合板上的守活寡的妇人同它们翩翩起舞。
科罗拉多斯普林斯的拉舍尔·奥斯丁花50美元为丈夫托比做了一个“纸板丈夫”,每天晚上全家都坐下来用晚餐:2岁的奥顿、5岁的赖昂、妈妈和“纸板托比”。它还陪着孩子上幼儿园,甚至送他们去看足球赛。当然,雨天得把“纸板托比”放在车厢里,免得淋湿了毁坏。据奥斯丁女士说,小不点儿奥顿认得父亲,有时甚至把他的纸板照片从座位上取下来狂吻一番。“纸板托比”已经成为他们家活生生的一员,大家都为每天能看到他,能感觉到与他同在而备感亲切。“它增进了家庭的亲和力,这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事了。”奥斯丁如是说。
6岁的特洛伊在和“纸板爸爸”玩打仗游戏,这个“纸板爸爸”是埃姆斯沃尔特的妈妈克里斯汀送给他的。
安克雷奇27岁的安吉拉·威廉姆斯刚结婚两个多月就把丈夫送到了阿富汗。阿拉斯加国民警备队送给她一个“纸板丈夫”,从此安吉拉便把新婚丈夫的纸板照片藏在卧室里,每天便对着它说:“我是有丈夫的啊!我的丈夫是那么的英俊,又是那么的真实!”
前线士兵的纸板像不仅对其妻儿,对父母也是很大的“安慰”。恩松的克罗尔·坎贝尔在自家厨房立了一个“纸板女儿”——26岁的杰西卡,还在背面描上女儿打仗要经过的遥远国度的各个地点和城市的名称。“纸板杰西卡”不久前还陪妹妹去参加了她平生的第一次舞会,一开始大家都很震惊,可后来也就习以为常,还给了大家一种舒适感。
不少“纸板”爸爸、丈夫和子女都是装在棺材里送回家的,这样回家的还越来越多,使得在一些家庭中这种“纸板爸爸”已经不再是一种希望。而是一种纪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