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水文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过去、现在和未来:past, present and futur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465036
  • 作      者:
    (英)Paul J. Wood,(英)David M. Hannah,(英)Jonathan P. Sadler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尽力囊括近期全球的水文生态学/生态水文学方面的研究,与其他已出版论著的不同之处在于:①生物类型(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鱼类);②陆地、滨河(水-陆交错带)和水生生境中的物理过程;③古生态/水文观点。本书努力提供水文生态学和生态水文学领域中相关研究的综合述评,但由于学科本身的快速发展,书中难免有遗漏之处。我们寄希望在对研究现状整理分析的过程中,本书能成为未来的交叉研究的催化剂,为对水文学-生态学交叉研究感兴趣的科学家、从业者和终端用户提供一个起点。
展开
内容介绍
  传统水文学、大气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因学科分工的不同难以满足实践需求,需要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综合交叉的基础上开展水循环及伴生过程的集成研究。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水文学这一新兴学科得以产生并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水文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过去、现在和未来》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生态水文学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方法,对我国开展生态水文学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意义。
  《水文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过去、现在和未来》适合各大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7.5水文学家和生态学家的不同观点
  生态学家和水文学家研究的空间尺度往往是不同的。植物生态学家关注小尺度、单物种和用水评价,而水文学家在计算水量平衡时通常着眼于流域尺度,而且在计算过程中将物种用水区别归类。现在,生态学家可以使用较新和较综合的方法确定大区域上的多物种用水。例如,涡度相关系统使科学家可以测定在200~800m的区域内CO2和水蒸气通量(Baldocchi et al.,2001)。涡度相关法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控制生态系统生产力和蒸散作用的过程,与传统的个体取样相比,其尺度与流域模拟的兼容性更好。虽然在区域性或者更大范围的模拟中植被作为无差别单元来模拟的水文方法是合理的(如Gotdon et al.,2004b),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帮助理解气候变化情景下特定地区的植物群落和水量平衡变化。
  在考虑植物特性和支配气候变化响应的当地水量平衡时,模拟未来的状态可能比较复杂。即使存在可能重叠的实验尺度,例如在研究山坡时,但是当地的特殊条件例如土壤类型、地形或者气象特征,给由一个研究区域的结论外推到另一个带来了挑战。很难准确测定一个流域的全部水量平衡变量并区分各个物种的角色和响应。在某些例子中,这类工作已经通过流域比照实验来进行,以检验关于地表植被对径流和补给影响的推测(如Dugas et al. 1998;Jones,2000)。这类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即检验生态系统中各种植物或者植物群落对水量平衡的操控,是促进生态水文研究的一种方法。但是,科学家研究气候变化的一个挑战是通过长期监测流域来认识气候变化的轨迹。长期研究的基金很难拿到,公认的美国的长期生态研究站(由国家科学基金建立)是一个成功的例子(Kaiser,2001)。而且,美国地质勘探局和其他机构逐渐减少河流测量,这也给笔者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河流流量趋势带来了困难。
展开
目录
译者的话
前言
1  水文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引言
1.1  宽泛的内涵
1.2  简要回顾
1.3  焦点问题
1.4  本书要旨
1.5  小结
参考文献
2  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如何影响水文循环
2.1  引言
2.2  蒸腾蒸发中的关键过程与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2.3  森林生态系统的蒸散发
2.4  概念应用——森林生命周期中的水文过程
参考文献
3  裸露河滨滩地上无脊椎动物的生态水文学
3.l  引言
3.2  ERS生境
3.3  无脊椎动物保护与ERS生境
3.4  ERS生境中的水流干扰
3.5  水流扰动对ERS无脊椎动物生态的重要性
3.6  多大程度的扰动是维持ERS多样性所必需的
3.7  ERS无脊椎动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
3.8  小结
参考文献
4  河流廊道的水陆相互作用
4.1  引言
4.2  水生生物——陆生生物流的控制因素
4.3  河流廊道的水陆系统物质能量流
4.4  人为因素对水陆相互作用的影响
4.5  结论
4.6  展望
参考文献
5  流激扰动及其生态学响应:洪水和干旱
5.1  引言
5.2  扰动的定义
5.3  扰动及其响应
5.4  扰动和生物避难所
5.5  洪水
5.6  干旱
5.7  洪水的响应
5.8  干旱的响应
5.9  总结
5.10  水文扰动和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6  地表水——地下水交换过程与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基于时空尺度的分析
6.1  引言
6.2  河流生态系统——水文地貌模块和生态系统功能
6.3  径流演变与地表水、地下水运动
6.4  对于地表水、地下水交换过程与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而言的流量变异性的含义
6.5  结论
参考文献
7  生态水文和气候变化
7.1  引言
7.2  生态水文对河流的影响
7.3  气候变化的生态水文响应模拟研究
7.4  气候变化的生态水文响应的实验性研究
7.5  水文学家和生态学家的不同观点
7.6  未来研究的需求
7.7  附言
参考文献
8  长系列(古)记录在水文生态学和生态水文学中的作用
8.1  河流-洪泛区-湖泊系统和系统监测的局限性
8.2  主要概念
8.3  古生态学和古水文学的指标及转换函数
8.4  古生态水文学的恢复和加强
8.5  案例一  英格兰西南部的Culm河
8.6  案例二  丹麦湖泊的变化
8.7  结论
参考文献
9  水生生态系统水文生态相互作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现场实验监测方法
9.1  概述
9.2  研究的相关内容——命题、尺度、正确度与精度
9.3  直接的水文学方法评估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
9.4  评估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间接水文方法
9.5  未来技术的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0  径流情势变化对流域生态影响的检测
10.1  引言
10.2  对生态水文数据的要求
10.3  文献分析
10.4  尺度的重要性
10.5  河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10.6  生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10.7  为水文生态学分析整合水文、生态的数据
10.8  河流变化和生态响应的未来方向和挑战
参考文献
11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认识河道生境
11.1  概论
11.2  尺度——河流生境的粒度和遥感数据的必要条件
11.3  水深与地形
11.4  底质
11.5  单晶粒识别
11.6  集成粒度参数的确定
11.7  应用举例——鲑鱼河的底质测图
11.8  展望
参考文献
12  生态水力学的数学与概念方法
12.1  导言
12.2  生态水力学的构想
12.3  工程学及生态学的方法
12.4  生态水力学的概念
12.5  生态水力学的两个例子
12.6  讨论
12.7  总结
参考文献
13  水文生态学:水资源管理和河流调控的科学依据
13.1  引言
13.2  水资源管理的科学依据
13.3  水资源管理中的水文生态学
13.4  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中的运用
13.5  结论
参考文献
14  洪泛平原在削减硝酸盐的非点源污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14.1  概述
14.2  河岸带缓冲区的脱氮作用——欧盟国家的实验结果
14.3  地貌因素
14.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15  修复的洪泛区环境中水流——植被的相互作用
15.1  生态水力学的必要性
15.2  水流_植被相互作用的基本水力学原理
15.3  阻力系数和植被
15.4  流速、流速分布和植被特性
15.5  维度——流速在有植物的复合河道中的情况
15.6  对水流-植被相互作用的一些经验说明
15.7  结论
参考文献
16  热带洪泛区水文地貌和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委内瑞拉奥里诺科河流域汇流区的重要性
16.1  概述
16.2  水文地貌动力学
16.3  滨河带生态系统
16.4  汇流区的纵比降
16.5  结论
参考文献
17  滨河带植物群落水文生态变化格局
17.1  引言
17.2  滨河带生境的植被
17.3  水文-生态相互响应机制
17.4  自然变化格局
17.5  人类影响
17.6  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8  高山河流的水文生态学
18.1  绪论
18.2  高山河流系统的水源动力
18.3  高山河流的物理化学特性
18.4  高山河流生物群
18.5  对高山河流系统水文生态的综合理解
18.6  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9  河流沉积作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意义
19.1  引言
19.2  沙洲形态沉积学
19.3  沙洲形态的演变
19.4  讨论和结论
参考文献
20  低地河流系统的物理一生态相互作用:澳大利亚墨累河中大树、水力复杂性与本地鱼类之间的关系
20.1  概述
20.2  研究区域
20.3  方法
20.4  抽样结果分析
20.5  讨论
20.6  结论
参考文献
21  水力滞留区的生态重要性
21.1  介绍
21.2  地貌和斑块动力学产生滞留区
21.3  滞留性、水力学和地形学条件
21.4  典型生物体的栖息条件
21.5  滞留和水体形成过程
21.6  河网中滞留区的重要作用
21.7  河流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22  水文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挑战与展望
22.1  引言
22.2  交叉学科方法的必要性
22.3  未来研究主题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