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2009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06909
  • 作      者:
    杨东平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是由中国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编撰的中国环境年度报告,由自然之发理事长、著名学者杨东平任主编,一批优秀学者、NG0骨干和媒体记者等通力协作而成。
  2008年,党政领导系统、企业、媒体与新媒体、政协与人大、专家学者、公众——特别是民间环保组织以及国际组织等,都对中国的环境问题作出了回应。这些回应有些是积极的.是以往所没有的,但总体而言,仍是不足的.特别是各方在回应上的合作和协同行动仍觉不够。
  2008年,我们已到了这样一个时刻,一切对社会发展、人类发展能感知、负责任、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予以关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果很多是难以逆转的,因此,治理时不我待。
展开
精彩书摘
  (五)高原湿地保护工作的制约1.对高原湿地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亟待提高我国环境教育基础薄弱,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低,对高原湿地重要功能价值的认识尚浅,高原湿地保护工作重要性未得到社会的广泛及一致认可。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湿地保护的情况仍然存在,阻碍了高原湿地保护工作的发展。2.缺乏生态补偿机制高原湿地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应由政府进行生产、支付,但我国尚缺乏制度上的支持,导致相应资金难以获取,国家虽投入资金进行了湿地保护,却杯水车薪,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通过生态补偿的经济手段,利用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的配置,不但可改变当前高原湿地资源利用效力低下的状况,而且还能扩宽湿地保护资金筹集渠道,增加保护资金投入,推动保护区建设及湿地管理,并可帮助社区群众脱贫致富,减少其对湿地资源的高度依赖,达到既保护生态环境又维护社会公平的目的。
  3.保护管理的技术力量薄弱
  从当前高原湿地保护区的建设来看,大多数保护区普遍存在保护经费紧张、队伍不稳、人员素质较低、设备落后等状况,严重制约了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
  4.科学研究滞后由于我国对高原湿地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晚,涉及高原湿地研究的专业机构较少,所获得的成果无论从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看都十分有限,难以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及高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湿地保护的需要。
  5.管理体制不顺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导致高原湿地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情况普遍存在,即使在已设置保护区的湿地,虽有专职管理机构进行湿地管理,但其工作常与其他相关部门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这些部门,导致政令难以统一,管理效力低下。在一些跨越多个行政区的湿地区域,不仅存在上述问题,而且不同行政主体湿地管理部门问权、责关系不清晰,一旦发生环境事故,便相互推诿,不利于湿地保护。
展开
目录
总报告
所有人都是污染的受害者:我们的责任
特别关注
北京奥运会环境表现及后奥运展望
节能减排的拐点真的出现了吗
“5·12”大地震后对震区大型工程建设的反思
地震后生态修复应以自然力为主
生态保护
关注道路建设的生态与社会问题
延伸阅读: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道路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危机
延伸阅读:集体林权改革中农民权益与生态安全的观察报告
高原湿地面临严重环境威胁
探讨草原生态环境与牧区产业政策
中国转基因作物的机遇与风险
环境污染治理
改善空气质量和减缓气候变化的互动前景
空气质量与我们的生活质量
防治大面积农业污染刻不容缓
近海海洋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政策与治理
2008年:中国环境法治发展的重要节点
国家环保部:从机构升格到职能强化
全国政协提案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限塑:远未完成的任务
环境公益诉讼的进步与尴尬
推动环境信息公开的多方行动
绿色经济
环境经济政策的新进展
中国与低碳经济的全面接触
生态补偿:让受益者付费,让保护者得利
2008年企业的环境表现
附录
2008年中国环境保护大事记
指标排名
2008年环境绿皮书年度指标——中国环境的变化趋势
2008年度全国省会及直辖市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政府公报
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国家新颁布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列表
公众倡议
多家环保组织倡议:8月8日开展“无车日”活动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支持绿色奥运,种植“金牌”森林
自然之友:夏至·关灯·祈福倡议书
自然之友:营造绿色环境,选择低碳出行
世界自然基金会:呼吁公众过低碳春节
绿色和平:爱书人爱森林,中国作家行动起来
倡议:地震灾区重建中的绿色学校建设
国际视野
环境公益诉讼的中美比较
怒江水电:一条河流,多种前景
解读中国的极端天气
中国与印度:兄弟之争?
调查报告
民间限塑调查报告成果摘录
灾害是自然对人类“纠错”的一种手段
——从雪灾中学习什么
2008年中国公众环保指数
年度评选及奖励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环保事业十大人物和十大事件
2008年福特汽车环保奖
第五届中华宝钢环境奖
“中国边境野生生物卫士”奖
四名中国环保人士入选“可拯救地球的50人
汪永晨荣获“世界环境英雄”称号
廖晓义获得“克林顿基金会全球公民奖”
刘向东荣获全球公益慈善联盟金质勋章
北京奥运村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协会“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金奖”
后记
环境绿皮书调查意见反馈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