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港口概述
第一节 物流、运输和港口
一、社会经济系统与物流
(一)人类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三个环节
在商品经济的背景下,人类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由生产、流通与消费三个环节组成。首先由生产过程生产出有形产品的物质实体,然后通过流通,将这些物质实体送达消费者手中,并通过消费使其价值得以实现。生产、流通、消费构成了人类经济循环的一个完整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这一经济循环的前提,是其得以形成的基础。消费则使生产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它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也反过来促进生产的发展。而流通则将生产与消费沟通起来,对这两者的发展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流通的意义
在实体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传输中,流通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阻隔,即空间阻隔、时间阻隔与所有权阻隔。
1.空间阻隔
某种实体产品在甲地生产,在乙地消费,中间便存在一个空间阻隔,需要通过流通加以消除。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实体产品的生产分工与区域分工不发达,这种生产与消费的空间阻隔不经常出现,流通解决实体产品空间阻隔的作用不是很大。最初形成的空间阻隔,是纯自然的原因,如气候、土质等。某些产品只在某地生产,当另一地的人们也想享受这一物产的时候,就需要通过长途运输去解决这一空间阻隔。对于后来由于地理与人文背景阻隔而逐渐形成的各地域独特的实体产品系列,如需相互分享,就要通过运输加以沟通。随着人们对比较成本理论与域际贸易理论的认识,人类社会开始更多地从经济高度来理解解决这一空间阻隔问题的必要性。比较成本理论与域际贸易理论使人们认识到,更好地利用某一地域的资源和更细密的生产分工,能使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多的产出。随着全球范围的生产分工与贸易往来日益发展,实体产品的空间阻隔不只是发生于最终消费品在生产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传输问题,而是经常发生于原材料与中间产品在制造企业之间的传输问题。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分工的更加细化与经济全球化,需要解决的实体产品的空间阻隔问题,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
2.时间阻隔
某种实体产品在A季节生产,却需要在B季节消费,中间存在一个时间阻隔,这就需要通过流通加以消除。有些产品受自然因素制约,只在某季节生产,却需要在全年消费;有些产品受人类生活习惯的影响,在全年生产,却只在某个季节消费;个别特殊产品,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储存与自然作用的时间,才能取得更好的消费效果。这些都提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实体产品时间阻隔的问题。同样,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H益多样化,追求更加完美的享受与消费,流通所需要解决的实体产品的时间阻隔问题,也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
3.所有权阻隔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在解决了实体产品的空间阻隔和时间阻隔以后,人们也不是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意愿自由取用和享受实体产品,而是必须先通过购买与货币结算的过程,取得实体产品的所有权。这就是流通所要解决的实体产品的所有权阻隔问题。
(三)物流与商流
由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到,在实体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着空问阻隔、时间阻隔与所有权阻隔三方面的问题。流通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解决前两方面的问题形成了“物流”,解决第三方面的问题便形成了“商流”。如下图所示。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物流与商流经常是同时发生的。人们在解决了某部分实体产品的空间阻隔与时间阻隔问题以后,同时通过相互交换与货币结算来解决所有权阻隔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实体产品生产分工更加细密,同时国际贸易数量也日益增加,造成了物流与商流经常发生分离。人们常常观察到:实体产品的物流循着某一渠道,以某一方式进行;而商流却循着另一渠道,以另一方式进行。IT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因特网的形成,更使物流与商流的分离达到前所未有的形态与规模。企业通过全球网上采购,从虚拟的途径解决所需原材料与半成品的所有权阻隔问题。
消费者从网上商店购买所需的最终消费品,也是通过虚拟的途径来解决商流问题。但这些实体产品的送达,都必须通过实际的物流活动来解决。于是物流就越来越经常地与商流分离,成为流通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同时人们对物流的关注程度也在逐步提高。
二、物流与运输
物流是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我国最早的物流定义认为物流包括七个环节,即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修改后的物流定义把物流的环节归纳为三方面,即运输、仓储、其他。欧洲学者更将物流形象地描述为“轮子和棚子”,轮子即运输,棚子即仓储。这就是说,物流的主要内容是运输和仓储。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物流定义,但是将运输定义为物流中最重要的内容,应该说是一种
共识。
(一)流通与运输
现代生产是商品生产,现代商品生产是社会化的大生产。
由于是商品生产,所以每个生产者都不是为满足自身消费而生产的,而是为交换而生产的。每个生产者生产的商品都要进入流通过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的价值。
由于是社会化大生产,所以每个生产者与别的生产者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分工协作关系。采掘业向加工业提供原料;加工业中的不同生产者之间相互提供材料与半成品;生产最终产品的加工业向市场提供消费品;农业既向加工业提供原料,又向消费市场提供食品。这种相互提供商品的过程,就意昧着某个商品生产者的产品进入了流通过程。
运输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的继续。运输改变商品的空间位置,不改变其使用价值,但增加其价值。存在商品交换必然存在运输,存在商品生产必然存在运输,存在分工协作也必然存在运输,运输是现代社会化商品大生产的必然产物。运输沟通了生产与生产的关系,沟通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生产之间的分工协作程度就越高,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就越密切,运输也就越重要、越发达。
现代的社会化商品生产已日益带上了国际化的色彩,国际间的分工协作日益发展,国际间贸易的数量日益增加,传统的封闭观正日益被开放观念所打破。这意味着国际间商品运输量正在不断发展,运输也日益带上了国际化的色彩。
运输是商品经济的前提,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运输的发展。我国正日益成为经济大国和世界强国,这就对我国运输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二)五种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
目前主要的运输方式有五种:
1.铁路运输方式
即按固定铁轨行驶,使用机车牵引车辆组成列车进行运输的方式。目前这种运输方式在我国货运、客运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公路运输方式
即由汽车在公路网上进行运输的方式。随着高速公路的出现与发展,这种运输方式的运量不断增加。通过汽车进行的公路运输是末端运输的唯一方式。所谓末端运输是指从生产企业取得货物并将货物送达市场或消费者手中。虽然汽车运输存在能耗较大和污染较严重等问题,但在末端运输方面,是无可替代的。
3.水路运输方式
即利用船舶、排筏和其他浮运工具,在海、江、河、湖泊等水路上进行运输的方式。
4.航空运输方式
即通过飞机等各种航空器在空中航线进行客货运输的方式。
5.管道运输方式
即在密闭的管道中,运用泵压、气压等方式,输送气态、液态或悬浊成液态的固态货物的运输方式。有些粉末状的固态货物,也可以不形成悬浊液,而直接以固态方式在管道中气压输送。
上述五种运输方式中,航空运输方式成本较高、运量较低。在长途的客运中,航空运输方式以其快速、舒适而处于竞争力很强的位置。但由于目前即使是最大型的运输飞机的装货空间仍较有限,负荷较低,用于运输大宗货物,运费过于昂贵。目前用于航空运输的货物,以快递和体积小、重量轻、价格高的为主。从数量上比较,目前社会所需要的货物运输总量中,通过航空运输方式输送的,所占比例相当小。
管道运输方式有其自身很大的限制。液化气、石油(主要是原油)等通过管道输送是适宜的,但除此之外,适宜通过管道输送的货种就很少。铺设管道投资很大,而且一根管道通常只能输送一个品种的货物,如果货种要变化,则要花昂贵的资金进行清洗。所以,在社会所需要的货物运输总量中,通过管道运输方式输送的,所占比例也比较小。
同以上两种运输方式比较,铁路、公路、水路运输运量大,运送货物没有什么禁忌,且成本低。因此,通过这三种运输方式运送的货物,在社会货物运输总量中,占了绝大比例。这三种运输方式各有优缺点,均在目前货物(以及旅客)运输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但相比较而言,水路运输有其突出的特点。这些特点是:
1.载货量大
一辆卡车的负荷在几吨到十几吨,大型与巨型载重卡车,负荷最多为几十吨。单车负荷再大一些的卡车,公路将无法承受。铁路单节车皮的负荷一般在40~80吨,较大的有100余吨。编组而成的一列货车,最多可上万吨。而现代货轮动辄上万吨、几万吨或十几万吨,所以在载货量方面,船舶比汽车、火车大得多。
2.适运性强
目前几乎没有什么货物是水路所无法运输的。对于一些大型机械、成套设备的巨型物件,公路、铁路运输十分困难,往往只能弃陆就水,通过船舶进行运输。通常来说,只要有水就能搞水路运输。地球3/4的表面是水,因此,海、江、河、湖泊的延伸点有时比铁路、公路网更广泛。
3.运输成本低
铁路与公路运输,有待于铁路网和公路网的形成,这需要相当大的投资。从总体来说,航道和港口的构筑,投资要小得多。单位运量的船舶建造的投资量,一般不高于汽车和火车,而单位水运运量的能源消耗,通常大大低于铁路和公路运输。因此水路运输的成本一般低于铁路和公路运输,在某些情况下要低得多。
由于水路运输有以上特点,所以它在五种运输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就货运量来说,水路运输通常大大超过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是国际间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