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纵向岭谷区典型生态系统变化与稳定性机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61144
  • 作      者:
    彭华,段昌群等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纵向岭谷区纵贯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5国,涉及元江一红河、澜沧江一湄公河、怒江一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4条国际河流。纵向山系与河谷特殊环境格局的“通道作用”使这一区域的生态变化具有广泛的扩散效应,相关跨境生态安全问题日益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br>    《纵向岭谷区典型生态系统变化与稳定性机制》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2003CB415100)的研究成果之一。《纵向岭谷区典型生态系统变化与稳定性机制》综合研究了纵向岭谷这一具有国际重大意义的关键生态功能区的典型生态系统、重要生态系统系统功能类群以及在人类扰动下外来物种入侵等生态效应,对以矿区废弃地、严重水土流失为代表的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理论和途径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适应性评价。<br>    《纵向岭谷区典型生态系统变化与稳定性机制》可供资源环境、生态学等领域的科研、教学和管理人员应用和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纵向岭谷区特殊环境格局与典型生态系统<br>    刘恩德 彭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昆明 650204)<br>    纵向岭谷区(longitudinal range-gorge region,LRGR)是指位于我国西南、与青藏高原隆升直接相关联的横断山及毗邻的南北走向山系河谷区(何大明等,2005)。众所周知,纵向岭谷区的特殊环境格局,使得其各类生态系统异常丰富,不仅表现在浓缩的纬度地带性,而且更多地体现在其复杂的、无处不在的垂直地带性上,在很短的直线距离里浓缩了中国从海南岛到极地的所有植被类型;在一个相对高差较大的地区,又能出现从基带到山顶的类似纬向变化的重复着而又显示其组成差异的植被带谱。同时,由于纵向岭谷区处于与中国大陆不同类型的季风控制和复杂的地质历史条件双重塑造的地区,在植被的组成上与我国东部地区有明显的替代性,而又显示出其独特性。<br>    目前,纵向岭谷区从热带到温带乃至山地的寒带,具有热带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杜鹃苔藓矮林、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山顶灌丛、高山草甸、高山流石滩、高山冻原等完整的系列。在纬度地带性的大格局下,又有各地的垂直地带性,增加了纵向岭谷区的生态系统景观特点和特异性。但由于长期的人为破坏和干扰,目前保存尚完好而又有标志意义的仅有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性针叶林三类生态系统。<br>    第一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br>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也是相对于北温带文明而言较晚发现的一类生态系统。目前,对它的了解相对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而言,深度和广度依然十分有限。<br>    一、热带雨林<br>    19世纪,德国植物学家辛伯尔(Schimper)通过广泛收集和总结热带地区的科学发现和各种资料,把热带潮湿地区常绿高大的森林植被称作热带雨林(tropicaI rain forest),并从当时的生态学角度对其进行了科学描述和解释。
展开
目录
总序<br>前言<br>第一章  纵向岭谷区特殊环境格局与典型生态系统<br>第一节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br>一、热带雨林<br>二、纵向岭谷区的热带雨林<br>三、纵向岭谷区热带雨林面临的问题<br>第二节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br>一、纵向岭谷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布<br>二、纵向岭谷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br>三、纵向岭谷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面临的问题<br>第三节  温性针叶林生态系统<br>一、纵向岭谷区温性针叶林的分布及特点<br>二、纵向岭谷区温性针叶林面临的问题<br>第四节  典型生态系统的植物地理学评述<br>一、热带雨林<br>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r>三、温性针叶林<br>第二章  典型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类群及其与生态系统的关系Ⅰ:种群生物学研究<br>第一节  四角果科植物的分布与水热条件及种子散布的关系<br>一、四角果科植物分布区内的自然状况<br>二、研究材料和方法<br>三、研究结果<br>四、讨论<br>第二节  四角果和蜘蛛花的染色体研究<br>一、研究材料与方法<br>二、研究结果<br>三、讨论<br>第三节  四角果及相关类群花粉的研究<br>一、研究材料与方法<br>二、研究结果<br>三、讨论<br>四、结论<br>第四节  四角果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br>一、研究材料与方法<br>二、研究结果<br>三、分析与讨论<br>四、结论<br>第三章  典型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类群及其与生态系统的关系Ⅱ:谱系地理学研究<br>第一节  研究概述<br>一、十齿花的研究历史<br>二、谱系地理学的发展<br>三、分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于谱系地理研究<br>四、生物保护中的基本单元——进化显著单元<br>第二节  生殖生态学研究<br>一、营养器官形态特征<br>二、花的形态特征<br>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及种子传播方式<br>四、传粉生态学初步研究<br>第三节  不同居群的染色体特征<br>一、研究材料和方法<br>二、研究结果与讨论<br>第四节  十齿花的谱系地理分析<br>一、研究材料和方法<br>二、总DNA的提取<br>三、引物筛选及设计<br>四、数据分析<br>五、研究结果<br>六、讨论<br>第五节  “进化显著单元”的划分及其保护<br>一、材料和方法<br>二、研究结果<br>三、讨论<br>第四章  典型生态系统的动物功能群特征及其与生态系统关系<br>第一节  滇金丝猴的生态行为及其与栖息环境的关系<br>一、滇金丝猴的栖息地生境及食谱<br>二、食物的多样性及其季节性变化<br>三、滇金丝猴取食行为及其对栖息地特征变化的适应性对策<br>四、游走行为及影响因素<br>五、过夜地选择与夜栖行为<br>六、繁殖对策与雄-婴照料<br>第二节  黑长臂猿生态行为及其与栖息地的关系<br>一、黑长臂猿栖息地概述<br>二、黑长臂猿食性及其与栖息地的相互关系<br>三、黑长臂猿行为活动时间分配及其影响因素<br>四、黑长臂猿的呜叫行为与生态<br>五、黑长臂猿的游走行为与栖息地利用<br>六、黑长臂猿过夜行为与过夜树的选择<br>第五章  纵向岭谷区外来物种入侵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紫茎泽兰为例<br>第一节  概述<br>一、生物入侵<br>二、入侵机制——种间关系的变化<br>三、紫茎泽兰及其生物入侵研究进展<br>第二节  紫茎泽兰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入侵研究<br>一、研究背景<br>二、研究内容<br>三、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br>第三节  紫茎泽兰与农作物大豆的种间关系研究<br>一、紫茎泽兰对大豆生长的影响<br>二、紫茎泽兰对大豆田问土壤元素生物地化过程的影响<br>三、大豆田间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br>第四节  紫茎泽兰与农作物小麦的种间关系研究<br>一、紫茎泽兰对小麦生长的影响<br>=、紫茎泽兰对小麦田间土壤元素生物地化过程的影响<br>三、小麦田间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br>第五节  小结<br>一、紫茎泽兰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br>二、紫茎泽兰对土壤系统的影响<br>三、紫茎泽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br>四、结论<br>第六章  纵向岭谷区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br>第一节  概述<br>一、纵向岭谷区受损生态系统的基本分析<br>二、干扰与纵向岭谷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br>三、纵向岭谷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的目标定位和思路<br>第二节  不同植物群落的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修复的植被类型优化<br>一、研究区基本情况<br>二、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的面积及空间格局<br>三、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br>四、基于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化的植被类型优化<br>第三节  不同植物群落的生态修复效应<br>一、不同植被对策对土壤肥力的恢复效应<br>二、不同恢复条件下植物群落的生态水文效应<br>三、不同恢复群落的植物多样性与持水保土效能<br>四、基于生态系统最低功能恢复的最小有效植物群落——对水土流失地区植物修复的<br>关键科学问题的探讨<br>第七章  纵向岭谷区矿区废弃地的生态修复<br>第一节  矿区废弃地的环境特征<br>一、纵向岭谷区矿产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问题<br>二、矿山废弃地的土壤环境特点<br>第二节  矿区废弃地的生物修复和超量积累植物<br>一、生物修复概述<br>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br>三、超量积累植物<br>四、植物修复的问题与展望<br>第三节  不同先锋植物对矿区废弃地根际土壤的改良效应<br>一、矿区废弃地的先锋植物<br>二、矿区废弃地的先锋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转移作用<br>三、矿区废弃地的先锋植物对根际土壤的改良作用<br>四、矿区废弃地的先锋植物对根际土壤的生态修复作用<br>第四节  对纵向岭谷区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对策的探讨<br>第八章  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稳定性适应评价初探<br>第一节  概述<br>一、生态系统概念<br>二、生态公益与人类福祉<br>三、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及其进展<br>四、纵向岭谷区的特殊性和重要性<br>五、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的意义<br>第二节  适应性评价<br>一、目标与原则<br>二、适应性评价概念模型<br>三、生态系统类型<br>四、尺度与层次<br>五、评价方法<br>六、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br>第三节  案例分析<br>一、人为扰动对区域尺度景观格局的影响<br>二、景观变化对区域生态公益的影响<br>三、农业扩展造成的生态区恶化<br>第四节  系统监测数据的集成分析——以湖泊污染源判识为例<br>一、方法<br>二、研究结果与讨论<br>第五节  结语<br>一、适应性评价的特点<br>二、现行评价方法的局限<br>三、进一步的研究方向<br>致谢<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