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可持续发展的人学意蕴
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人学意蕴,这种意蕴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不断充实和扩展。
可持续发展的人学意蕴,首先在于可持续发展应以人的发展为旨归,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始于西方国家,由于现代化建设先行,西方国家经济比较发达,总体上已经满足了物质需要,进人了向享乐型生活方式发展的消费社会。在这种语境中理解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重点是自然的持续发展,是提升环境质量以满足高层次的生活需要,正因为如此,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往往特别甚至单方面地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一些环保主义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主张通过限制生产和消费来保护环境。这种理念和做法在西方社会无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如果直接移植于理解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就会暴露出明显的片面性。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资源环境保护与发展往往存在着比较尖锐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面临着非此即彼的二难选择。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畸形的产业分工并带来了巨额的国际债务,这些因素迫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别无选择地依靠开发、出卖自然资源维持生存。在艰难挣扎的环境中,国家乃至民族生存的压力往往使他们不得不将发展(即使是不可持续的发展)置于首要地位,对他们来说,离开发展单纯地谈论环境资源保护,无异于自绝生路。可持续发展运动的进程及其效果表明,环境资源危机并不是孤立的现象,离开其他社会因素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来谈论环境保护,既不可能取得人们的共识,更不可能得到切实的实施。因此,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考虑资源环境保护问题不能离开大的社会经济背景,必须立足于寻求更有效的脱贫途径,生产更适当的替代产品。这些,都只能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思路下来实现,而且非常需要发达国家给予切实的经济、技术和道义的支持,更进一步说,需要改变和调整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