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工程经济性的原则:规划高速公路网时,为获得最优方案,应选定若干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核算,最后加以比较确定。确定的方案能保证道路具有一定的质量指标,以期获得尽可能高的运输效益;在保证道路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道路造价,节省投资。
(4)环境保护的原则:高速公路建设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高速公路规划应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结合,符合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规定。
2.1.1.3高速公路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高速公路网规划以系统分析原理为理论基础,通过定量分析系统内诸元素之间、系统与外在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系统功能及综合效益为目标,运用多种数学分析方法对高速公路网进行分析并予以优化。高速公路网规划从区域公路交通现状分析人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公路交通需求预测,确定高速公路发展规模,作出高速公路网设计和建设序列安排,并对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高速公路规划方法有四阶段模式法及总量控制法两大体系。
(1)四阶段模式法:四阶段模式法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四阶段模式法以定量分析为主,以OD调查(起终点调查)为基点,在确定公路交通现状OD分布的基础上,做出未来OD分布的推算。据此将预测到的OD流通过标定的模型分配到公路网上去,最后依据路网上路线流量的大小确定技术等级,做出建设排序。
(2)总量控制法:总量控制法是指与公路交通运输密切相关的一些总量变化趋势信息为依据,将预测的交通量分解到公路网上,并以此安排路网建设序列的方法。该方法主要解决下述问题:对现状公路网的分析和评价;现状公路网对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适应条件;公路网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机结合;公路网建设的合理规模;公路网的合理布局;公路网的建设序列;公路网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公路网建设资金的筹措。
2.1.1.4高速公路规划评价
高速公路规划评价应按照高速公路的功效,对所有单项指标进行归类分析并作出量化计算,最后加以整体综合,获得综合评价结果,以利择优决策。高速公路规划评价包括社会评价、经济评价、技术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交通安全评价、国家安全评价6种。
(1)社会评价:是指分析高速公路对规划区域内的国土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条件的改善,区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经济评价:是指将规划中的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分析,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包括运输成本节约、客货在途时间减少、运营路线便捷、交通事故减少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包括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增加税收、加强区域经济协作、加快商品流通等经济效益)两个方面。
(3)技术评价:是指使用质量和技术可行性分析两个方面的评价。
(4)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与声环境影响评价、景观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空气影响评价、事故污染风险分析评价等方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