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行蓄洪区管理政策,促进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协调健康发展
在我国七大流域中,淮河流域由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区,天气系统复杂多变,降雨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汛期降雨大、来水急;中下游地势平缓,洪水下泄速度慢,地面坡降比仅为1/30000~1/7000,下游的洪泽湖地区,地势又有所抬升,形成“两头翘”的格局。如果用加筑干流大坝的方式防洪,则会抬高干流水位,容易导致众多支流排泄困难,造成更大面积的洪水灾害。因此,必须利用干流和部分支流两岸一连串的湖泊洼地作为行蓄洪区,用来滞蓄洪水。现在,虽然已经拥有现代的工程技术手段和长期积累的治洪经验,但仍然不能放弃使用行蓄洪区。行蓄洪区与修建水库拦蓄洪水、加固江河堤防、利用河道排泄洪水一起,共同构成淮河防洪工程体系,在分蓄洪水、削减洪峰,保障重点地区、大中城市和重要交通干线防洪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行蓄洪区既是洪水滞蓄的场所,又是区内群众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场所。行蓄洪区同时担负着防洪功能和保障区内居民的生存和发展功能。但随着行蓄洪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水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行蓄洪区被不断开发利用,导致行蓄洪区的调蓄洪水能力大大降低,也给防洪调度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行蓄洪区及时顺利启用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对进一步改善行蓄洪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保障其享有充分的发展权提出了新的要求。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