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世纪全球水危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475106
  • 作      者:
    (英)弗雷德·皮尔斯(Fred Pearce)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黄河开始断流,咸海面积仅剩10%,地球上剩下的最后一滴水也许是人类的眼泪。
展开
作者简介
    弗雷德·皮尔斯,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水资源问题的研究。他曾在《新科学家》杂志担任新闻编辑,现在担任该杂志的环境与发展顾问。他还为《科学普及》、《时代》杂志、《波士顿环球报》,以及《自然科学》等刊物撰稿。已出版水资源和环境的著作多部。
展开
内容介绍
    江河是人类最宝贵的淡水资源。江河之水灌溉了农田,哺育了人民,但是人类的母亲河越来越难以挑起这副重担。在《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世纪全球水危机》中,资深的科学专栏作家弗雷德·皮尔斯面对世界上大江大河陷入的困境,绘制了一幅世界水资源紧张示意图,为我们每一个人敲响了警钟。
    在写作《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世纪全球水危机》期间,皮尔斯访问了30多个国家,考察了这些国家的江河命脉,如中国的黄河与长江、美国的科罗拉多河、非洲的尼罗河、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以及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等。皮尔斯全面考察了这些地区的缺水状况,提示了背后深层次的科学、经济与历史原因。其中既有错误实施的引水灌溉工程造成的巨大浪费,也有看似解决了饥荒的高产农作物高昂的耗水量。
    本书还讲述了许多与水相关的生动故事,如黄河不断抬高的河床可能会引发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旨在向贫苦大众提供干净饮用水的工程反而导致了数百万人中毒;一度富饶的巴基斯坦信德省由于过度灌溉造成的盐碱地而陷入贫困;号称美国西南各州生命线的科罗拉多河即将断流;由于以色列控制了约旦河而引发的中东冲突。
展开
精彩书评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源。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来认识这个问题。
    ——国务院研究室司长、著名战略专家朱幼棣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周元
    
    作者对全球水资源危机的许多观点给我们很多启发,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才能解决水资源危机。
    ——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副秘书长姚治君
    
    弗雷德·皮尔斯是一位写作艺术大师,他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场危机,足以引起全世界的注意。皮尔斯不但讲述了水资源问题,还为大家呈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如果不对此作出回应,等待我们的将是一场环境终极风暴。
    ——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研究学院院长詹姆斯·古斯塔夫·斯佩斯
    
    通过认真的研究与清晰的描述,本书为帮助我们理解不断恶化的全球水资源问题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这是弗雷德·皮尔斯最棒的著作。
    ——地球政策研究所主席莱斯特·布朗
    
    日益恶化的全球水资源危机意味着当今最严重的生态与人权危机。这本充满热情、知识渊博、研究透彻的著作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一名资深的记者,作者切中了问题的核心,用无数惊心动魄的事实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富有人性的故事。太出色了。
    ——《水资源战争》合著者莫德·巴洛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庄家歉收
    1人类像海绵一样吸水
    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我们一天要用掉多少水。我们每天喝的水平均不会超过1.5加仑(约5.68升),加上洗洗涮涮和冲厕所,我们用掉的水大约是每人40加仑(约151.4升)。在一些国家,由于郊区的草坪地下灌溉系统、游泳池以及各式各样的户外用途,用水量可能要再翻一番。一般来说,我们人均每天的用水量,在澳大利亚郊区是90加仑左右,在美国则大约是100加仑。当然也有例外,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治县的一个郊区家庭,有一年交纳了410万加仑(约15520立方米)的水费,相当于一天10400加仑(约39.4立方米),谁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用掉这么多水的。
    我们都可以做到在家里节约用水。尽管用淋浴取代浴盆、刷牙时关掉水龙头都值得称道,但千万不要认为我们日常的家庭用水导致了江河的干涸。生产那些装点我们家庭的用品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水,但这也不是(导致江河枯竭的)真正原因。只有把生产我们的日常饮食所需的水全都计算在内时,用水量的数字才开始猛增。
    如果你能将这些数字在脑海中过上几遍,绝对吓你一大跳:种出一磅(约0.4636千克)大米需要250~650加仑水,这比许多家庭一周用掉的水还多,这仅仅是一小包大米啊!接着来看其他数字。种出一磅小麦要用掉130加仑水,一磅土豆需要65加仑水。当你为了生产肉、奶等畜牧产品而用谷物饲养牲畜时,这个数字变得更加令人震惊。为了制作一个四分之一磅的牛肉汉堡,饲养肉牛所需的饲料需要3000加仑水;为了从奶牛的乳房中挤出一夸脱牛奶,需要500~1000加仑水;至于奶酪,大约要650加仑水才能生产一磅切达干酪、布里干酪或者卡门培尔软干酪。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你认为你的购物车正在变得过于沉重,或许应该将一盒一磅重的糖放回货架,生产它需要400加仑(约1514升)水;而生产那罐一磅重的咖啡会让这个数字更加惊人——2650加仑水,也就是10吨水。你能想象一下将10吨水从商店扛回家是个什么情景吗?
    如果将这些数据转换成一份份食物,你会发现一份米饭需要25加仑水,一个三明治面包或一份吐司需要40加仑水,一个双蛋煎蛋卷或者一份什锦色拉需要130加仑水,一杯牛奶需要265加仑水,一份冰激凌需要400加仑水,一份猪排需要530加仑水,一个汉堡需要800加仑水,一小份牛排需要1320加仑水。如果你爱吃甜食,情况就更糟了。你放进咖啡中的每一茶匙糖,需要50杯水来生产,这已经不少了,但还比不上生产咖啡本身所需的37加仑(相当于592杯)水。你喜欢喝酒吗?宴会上的一杯葡萄酒或啤酒需要66加仑水,而一杯白兰地需要530加仑水!
    我们习惯于通过详细的技术指标了解食品中的营养含量,现在或许到了我们关注需要多少水才能生产和加工这些食品的时候了。随着世界上的江河正在逐渐干涸,这一点事关重大。
    我计算了一下,作为一个典型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杯喝牛奶的西方人,我每天消耗的水是我体重的100倍。我要向我那吃素的女儿致敬,她每天的用水量只有我的一半。毫无疑问,现在是行动起来宣传“节约用水”这条真理的时候了,但不要买那些在因特网上四处打广告、印着“节约用水,与友共浴”这样口号的棉质T恤衫。这个口号固然很好,但生产用来制作这件T恤的9盎司棉花需要大约25浴缸的水,这让那些湿衫比赛看起来有另外一层含义。
    我们来作一次年终统计。一年中,我大概只喝了265加仑水,相当于1吨或1.3立方码。家中的各种用水全部加起来,大约用了50~100吨水。但为了提供我一年的吃穿而种的庄稼所需的水,则在1500~2000吨之间,大概能装满多半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
    这些水都来自何处呢?在我生活的英格兰,多数当地出产的庄稼是靠雨水灌溉的,因此至少水还算便宜。但请记住一点:英国消费的许多食品,以及所有的棉花都是进口的。而种植庄稼的水是从河流或地下抽取上来的,就像世界大部分地方一样,水越来越珍贵。灌溉田地的水越多,其他人可用的水就越少,河流和地下水也会随之枯竭。河流水位降低后,很可能根本无法提供庄稼生长所需的水。
    水在西方国家和世界其他地方往返的“足迹”应该成为一个严肃的话题。不论何时,当你购买一件用巴基斯坦棉花生产的T恤衫、吃泰国大米、喝中美洲咖啡时,你在影响这些地区的水文状况。因为你获取了印度河、湄公河或哥斯达黎加降雨中一定份额的水,你可能正在加速河流的枯竭。
    经济学家将与种植和制造全球贸易产品有关的水称为“虚拟水”。以这个术语来计算,进口的每吨小麦也同时带来了种植这些小麦所需的上千吨“虚拟水”。全球虚拟水的贸易据估计达每年8亿英亩呎(约9867亿立方米)之多,相当于20条尼罗河的流量。其中三分之二存在于各种农作物中,包括谷物、植物油、蔗糖甚至棉花;四分之一存在于肉和奶制品中;只有十分之一存在于工业制品中。这意味着所有用于种植农作物的水中,有十分之一进入了国际虚拟水贸易。这项贸易中“转移的水的数量和距离超出了水利工程师们最大胆的想象”,说这话的是伦敦东方及非洲研究所的托尼·艾伦,正是他发明了“虚拟水”这一术语。
    虚拟水的最大净出口国是美国,它将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三分之一的水出口到其他地区,主要是通过谷物,包括直接以及间接通过肉类的方式。通过种植用于出口的谷物,美国正在用干重要的地下水资源储备,尤其是位于高地平原地下的地下水资源;而通过牛肉出口,美国也令人吃惊地出口了8000万英亩呎(约986.7亿立方米)的虚拟水。其他虚拟水的主要出口国有加拿大(谷物)、澳大利亚(棉花和糖)、阿根廷(牛肉)以及泰国(稻米)。
    虚拟水的主要进口者包括日本和欧盟。这些国家并不缺水,因此这就带来了道德方面的问题,是否要对他们的这种行为加以限制。但对其他进口国来说,虚拟水却是一条重要的生命线。如果没有虚拟水的进口,伊朗、埃及和阿尔及利亚就会面临饥饿;水资源同样紧缺的约旦,通过食物的形式进口了80%~90%所需的水。艾伦说:“许多年以前中东的水就用完了,这是世界历史中第一个落到如此下场的主要区域。”他估计每年通过进口虚拟水的方式流入中东地区的水,比流入尼罗河的还要多。
    在许多国家通过进口虚拟水来缓解自身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同时,有的国家却由于出口虚拟水而使自身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恶化。以色列和干旱的西班牙南部地区都通过番茄在出口水,埃塞俄比亚则是通过咖啡。墨西哥出口虚拟水的行为正使其最大的水体查帕拉湖干涸,而该湖是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瓜达拉哈拉的主要水源。
    许多棉花种植国家为这种违反常理的水资源贸易提供了生动的例证。棉花在阳光终年照射的炎热地区(如沙漠)长势最好,那些以前的欧洲殖民地或托管领地,如埃及、苏丹和巴基斯坦如今仍然在抽取尼罗河和印度河的河水来种植棉花,这与当年这些地区在英国统治时期供应英国兰开夏郡的棉纺厂时别无二致。当俄罗斯把中亚地区的沙漠变成大片的棉花种植园时,它也给咸海的毁灭播下了种子。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不断干涸的咸海所流失的绝大部分水,实际上都是通过虚拟水的形式,在持续为苏联提供衣物的过程中输出了。
    一些分析家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虚拟水的贸易显著减少了对种植农作物用水的总需求。他们认为,这可以使得农场主在对水需求较少的地区种植农作物。但这主要是因为虚拟水贸易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从美国和加拿大这样的温带地区,向热带地区出口小麦、玉米,这些农作物在热带地区需要更多水。但对于其他许多农副产品,如棉花和糖,虚拟水的贸易对出口方来说是桩糟糕的买卖。
    为了种植棉花,巴基斯坦一年消耗掉4000万英亩呎(约493.4亿立方米)印度河河水,这几乎是印度河流量的三分之一,足以让任何水都流不进阿拉伯海。这意味着什么呢?美国抽干高地平原的地下水,以过度供应全球谷物市场,这算是什么逻辑?不管全球虚拟水贸易究竟有什么好处,这一行为是地球上大多数棘手的水资源危机的关键所在。
    2北美洲:跨过格兰德河
    在靠近美墨边界的农业小镇普拉西迪奥,有一个卖浓咖啡的阿拉莫咖啡屋。人们需要它,“日子太难过了”,泰瑞·比绍普盯着他的第二杯咖啡说。这片土地紧靠流经得克萨斯州的格兰德河,这里连年耕作的历史恐怕比美国其他任何地方都要长,至少已有600年。这片土地曾是游猎者之家和流放殖民地,见证过科曼奇族印地安人的突然袭击,也目睹了西班牙传教士和打游击的墨西哥革命者,以及由于最近对非法移民大赦带来的人口激增。无论任何时候,这里都是一望无际的耕地,但很快它将退化成为蒿属植物和盐雪松的生长地。
    比绍普登上位于他那最后一块土地末端的堤岸,为我指出问题所在。曾经浩浩荡荡的格兰德河,如今成了一条缓慢流淌的土褐色细流,中央的河道常常在夏季完全干涸。所有的水都被城市和上游的农民用掉了。“这条河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消失,”比绍普说,他从那时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耕作。从1978年开始,就没有发过大水。普拉西迪奥上游200英里内根本没有真正的河床,人们称它为“被遗忘的河流”。
    ……
展开
目录
中文版前言:为了纪念
中文版序
单位换算表
引子

第一章 庄家歉收
1 人类像海绵一样吸水
2 北美洲:跨过格兰德河
3 驾驭水循环
4 巴基斯坦:忧郁山谷

第二章 我们开采了子孙后代的水
5 印度:空前的无政府的状态
6 哈利伯顿公司为卡扎菲效力
7 印度和孟加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集体中毒事件
8 海市蜃楼:抽干地下水

第三章 湿地消失
9 湿地:人尖共有的财富
10 乍得湖:冲积平原的悲剧
11 海芒湿地:死亡之海
12 湄公河:感觉脉动

第四章 洪水来临
13 中国黄河:悬河
14 气候变化

第五章 混凝土大坝
15 世界奇迹
16 阳光、泥沙和污浊的池塘
17 大坝引发洪水

第六章 为水而战
18 巴勒斯坦:给和平之井下毒
19 第一场现代水资源战争
20 达摩克利斯之剑:水资源争端

第七章 文明的衰败
21 以利沙之泉和吴哥的未解之谜
22 美国:失去西部
23 咸海:世界末日

第八章 寻找新水源
24 把水送到人民手中
25 水管理流出的污水
26 封闭的流域和封闭的头脑
27 从空气中取水

第九章 收集雨水
28 集雨
29 葡萄藤上
30 永不枯竭之泉

第十章 与不共存
31 学会热爱洪水
32 恢复沼泽
33 让每滴水生产更多庄稼
34 全新水文伦理观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