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元明清华北西北水利三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58230
  • 作      者:
    王培华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培华,山东文登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古代史重点学科、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基地兼职教授。兼任全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北京史研究会理事。主持国家、北京市和教育部课题4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5项。主要研究专业: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与环境变化、史学史与史学理论、历史文献等。出版学术著作《大江东去》、《元明北京建都与粮食供应》、《元明清华北西北水利三论》等,教材《史记读本》,发表论文6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在百年的演进历程中,一批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如李大钊、钱玄同、邓之诚、朱希祖、王桐龄、张星煨、楚图南、陈垣、侯外庐、白寿彝、柴德赓、赵光贤等,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辛勤耕耘。经几代人的努力开拓,北师大历史学系学术积累丰厚,学风严谨,久已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
展开
精彩书摘
  校尉渠案镇番县大河的另一河源石羊河,发源于武威城西北清水河。雍正三年,武威县校尉沟民筑木堤数丈,壅清水河尾泉沟。镇番县民数千人呼吁。经凉州监督府同知张批:凉州卫王星、镇番卫洪涣会勘审详。“蒙批拆毁木堤,严饬霸党,照旧顺流镇番,令校尉沟无得拦阻”。<br>    羊下坝案石羊河上游在武威,下流至镇番。雍正五年,武威县金羊下坝民人谋于石羊河东岸开渠,讨照加垦,拦截石羊河水流,镇番民申诉经武威县郑松龄、镇番县杜振宜会查。“府宪批:石羊河既系镇番水利,何金羊下坝民人谋欲侵夺,又滋事端,本应惩究,姑念意虽萌而事未举,暂为宽宥。仰武威县严加禁止,速销前案,仍行申饬”。<br>    校尉渠案、羊下坝案两案处理经过结果:“俱载碑记,同时立碑于郡城北门外龙王庙”。以上三水案都是发生于石羊河上下游各县之间的争水矛盾。<br>    一县各渠坝间,不仅会发生用水争端,而且对早先的分水方案也易发生控争。   ……
展开
目录
  绪论<br>    一 水利史的学科属性<br>    二 学术史回顾<br>    三 本书的任务<br>    <br>    甲 水利纠纷与分水制度<br>    一 元代水利机构的建置及其分水作用<br>    1.都水监河渠司的建置演变及其职责<br>    2.论元人对都水监河渠司的评价<br>    二 元代泾渠的分水用水制度及其历史地位<br>    1.李好文与《长安志图》<br>    2.泾渠河渠司“分水”、“用水则例”及其意义<br>    3.泾渠“分水”、“用水则例”的启示<br>    三 清代滏阳河流域的水利纠纷和分水制度<br>    1.渠闸兴建始末<br>    2.争水矛盾及原因<br>    3.调整行政区划,统一管理利用流域内水资源<br>    4.分水制度的建立过程及分水特点<br>    5.对今日水资源管理与利用的启示<br>    四 清代河西走廊的水利纷争及其原因<br>    1.争水矛盾的主要类型<br>    2.争水矛盾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br>    五 清代河西走廊的水资源分配制度<br>    1.分水制度的建立<br>    2.分水的技术方法<br>    3.分水的制度原则<br>    附论:分水制度的创新和发展<br>    六 清代伊犁屯田的水利问题<br>    1.屯田水利建设<br>    2.水利管理机构和人员<br>    3.分水措施和纠纷管理<br>    <br>    乙 水利思想和用水理论<br>    七 关于畿辅农田水利成效的批评意见<br>    1.北方农田水利收效甚微及其原因析论<br>    2.王畿多污菜、京师称瘠土及其原因探究<br>    3.对前人关于北方农业状况评价的辨析<br>    八 江南籍官员学者发展西北水利的主张、实践与客观效果<br>    1.北方地力未尽的观点<br>    2.发展西北水利主张的由来与发展<br>    3.西北水利、畿辅水利、京东水利<br>    4.民垦、军垦、官办及农师<br>    5.西北水利实践的成效与遗憾<br>    九 江南籍官员学者提倡西北水利的经济根源与社会根源<br>    1.元朝江南赋重漕重意识的产生及初步论证<br>    2.明清“苏松二府田赋之重”观念的发展及论证<br>    3.对元明清江南赋重议论的辨析<br>    十 元明清江南籍官员学者西北水利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局限性<br>    1.西北水利思想的历史价值<br>    2.西北水利思想的历史局限性<br>    3.畿辅水利最终不能完全实现的可能原因<br>    十一 元明清北方籍官员反对华北西北水利的经济根源<br>    十二 元明清反对者对畿辅水性土性的认识<br>    1.河北诸水不宜发展农田水利的论说<br>    2.滹沱河不宜水利的认识根源<br>    十三 清代畿辅水利论者对反对者认识的批判<br>    1.雍正年间畿辅水利论者对反对者认识的批判<br>    2.乾隆年间畿辅水利论者对反对者认识的驳正<br>    3.道光年间北方籍官员对反对者意见的批判吸收及解决方法<br>    十四 程含章、陶澍和李鸿章等反对畿辅水利的理由<br>    1.程含章论北方水利不能实现的六条理由<br>    2.陶澍和唐鉴在发展畿辅水利和招商海运上的分歧<br>    3.桂超万对畿辅水利态度的前后转变及原因<br>    4.李鸿章最终放弃畿辅水利的根本原因<br>    十五 明清西北华北旱地用水蓄水理论及其价值<br>    1.徐光启的旱田用水五法和凿井之法<br>    2.王心敬的井利说和乔光烈的水车说<br>    3.华北西北旱田用水蓄水的实践效果<br>    4.明清旱地用水理论与实践的现代借鉴价值<br>    十六 明清畿辅淀泊低洼地区农田水利方法及价值<br>    1.明代徐贞明的利水之法<br>    2.清雍正时畿辅水利及其水利方法<br>    3.吴邦庆关于畿辅用水之法的认识<br>    <br>    丙 畿辅水利文献及其价值<br>    十七 唐鉴《畿辅水利备览》的撰述旨趣和进奏流传及历史位<br>    1.撰述年代、流传及上奏情况<br>    2.《畿辅水利备览》的编纂体例特点和主要内容<br>    3.《畿辅水利备览》的撰述旨趣<br>    4.《畿辅水利备览》的历史地位<br>    十八 潘锡恩《畿辅水利四案》及其借鉴价值<br>    1.《畿辅水利四案》的体例与成书原因<br>    2.潘锡恩对畿辅水利的主要认识<br>    3.《畿辅水利四案》的学术史意义与借鉴价值<br>    十九 吴邦庆《畿辅河道水利丛书》的学术渊源与历史地位<br>    1.《畿辅河道水利丛书》体例和内容<br>    2.《畿辅河道水利丛书》编纂经过和原因<br>    3.吴邦庆的畿辅水利观点和学术渊源<br>    4.《畿辅河道水利丛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br>    二十 林则徐《畿辅水利议》的历史价值及其西北水利实践<br>    1.《畿辅水利议》的体例特点和撰述主旨<br>    2.《畿辅水利议》的编纂、校勘和进奏<br>    3《林则徐畿辅水利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其西北水利实践<br>    <br>    附录1:20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华北西北水利研究的主要成果<br>    附录2:作者关于元明清华北西北水利研究的主要论文<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