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灵台:通神之所
第一节 灵台想象图卷
灵台印迹已经全无,我们无法通过遗址乃至图案去领略其神情面貌。只有通过现有文字记载加以想象复原。
关于灵台的文字记载不是很多,最为详细的也不过就是《诗经。大雅.灵台》的一首诗了。 《诗经。大雅.灵台》写道: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扈鹿攸伏,鹿鹿濯濯,白鸟翯嵩。王在灵沼,於籾鱼跃。”意思就是周文王姬昌对灵台进行了认真的设计和精巧的经营,老百姓都一起来建造,几天工夫就把它建好了。周文王在灵园时,鹿儿很悠闲地在里面躺着,肥大的白色山鸡张开美艳的羽毛。周文王在灵沼边时,满池的鱼儿欢蹦乱跳。
这段珍贵的文字记载透露出了古代灵台的几个基本建筑因素。首先,灵台有两个基本的建筑物:台和池沼。
按照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台,观四方而高者也。”可知,灵台是一个四方形的由土夯筑而成的高耸建筑。
之所以造成方形,主要根源于古人对宇宙的看法。简单地说,古人对宇宙的想象观念就是天圆地方,四面环水。在古人的神话观念中。天地最初为一混沌未分的大鸡蛋,自盘古开天辟地后,蛋清上升化为日月星辰,蛋壳、蛋黄下沉化为大地。天地分开后,古人则把众多星体组成的茫茫星空称为“天”,把立于其上而赖以生存的田土称为“地”。由于日月星辰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地运动,恰似一个圆周循环不已,无始无终,故称天为圆;而大地则静如止水,恰如一个方体安静稳定,故称地为方。
台既然根于大地,其形状自然与大地一致。后世用于祭地的地坛、月坛、社稷坛等无不为方形,显然都是因这种宇宙观念的影响而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