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电源节能<br> 20世纪90年代,全国装机容量以年均500万kW的速度增长,发电量增加300亿kWh。但电力工业仍满足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的需要,为了缓和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一方面加快电力建设速度,增加新的电源;另一方面提高运行的发(变)电设备效率,实行计划用电、节约用电。近年来,由于实行全面的电网改、扩、新建机组,仍然不能解决供需矛盾,这里不但存在合理用能,还应挖掘新能源的潜力。<br> 在电网运行中,电能输变电设备和线路中传输会有损耗,它一般占系统有功功率的15%~20%,线损与电网输入量的百分率是衡量供用电部门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电网输送和分配电能效率,是电网经济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我国的线损率比一些发达国家高。据有关统计数字,1994年我国发电量为9090亿kWh,线损为1491.亿kWh,线损率为16.4 %。如果线损率能够降低10%~20%,就可节电90.9 ~181.8 亿kWh,因此,采取措施降低线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r> 3.2.2 动力节能<br> 电能是由一次能源(煤、油、核、太阳)经过精炼的二次能源。目前电力主要是由煤、水力和石油等资源转化而成,转化效率很低。即使现代化火力发电转化效率也仅有40%,若把输电损耗考虑在内,则只有35%。与其他能源相比,可以说电是高价贵重能源。油价上涨,电费也随之增加。但是就应用来说,与其他能源相比,电能具有稳定、清洁、高效、便于输送、控制和准确度高等优点。因此,现代能源使用范围很广,如动力、照明、电热、化学和电子等工矿企业,它们对电的需要如同空气和水一样。其中,在采光和动力方面,电的应用独占鳌头,其用电量占总量的70%~80%。商店或办公楼采暖制冷动力设备节能占电气节能的一半以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