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于地震问题的Q&A<br> Q7 何谓地震烈度?<br> 正如在Question 6中所述的那样,简单地说地震烈度就是表示地面产生振动时强烈程度的尺度(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可以通过“人体的感觉、身体周围物体的晃动程度、结构物的晃动及遭受地震影响的程度、地面破坏的程度等”来判定地震烈度大小。地震烈度不仅与震级大小有关,而且与震中距、震源深度、周边地面的土质条件、地震的传播途径等因素有关。<br> 因地震烈度所表示的是在设有地震仪的观测站等某些场所测定的地震振动强度,所以即使在同一城市,人体也会因所在位置地基不同或居住楼层高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受。关于地震振动方式的不同,我们从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而且从防范监视器录制的录像中也可以得知。地震烈度同样都是6度但地震的振动方式却有所不同,例如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阪神·淡路大地震)那种“城市直下型地震”,地震发生时商品在瞬间便被甩出;而日本关东大地震那种“海沟型地震”(板块型)则是左右摇晃,商店内的物品被噼里啪啦晃到地上。<br> 在表1.3中,日本气象厅将地震烈度分为0度一7度,这是日本的标准,与欧美等国采用的标准不同,规定地震烈度5度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开始受到地震的破坏,6度为房屋等建筑物出现倒塌。另外,对于新干线及摩天大楼的电梯等高速运行的设备,在即将遭到破坏之前,即未达地震烈度4度之际应发出停止运行的信号。<br> 一般很少发生地震烈度7度的地震,在1995年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阪神·淡路大地震)(M7.3)中,地震烈度7度呈带状出现。在出现地震烈度7度的地区,新干线、高速公路以及许多建筑物都遭到严重破坏,几乎所有的木结构房屋都出现倒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