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观念的变革
聪明人决不袖手闲坐,嗟叹他们的不幸,他们总是立刻起来,防御当前的祸患。
——莎士比亚
1 炫富时代的终结
为什么会发生金融危机?尽管很多经济学家用长篇大论做着说明,但也许George Soros(索罗斯,美国亿万富商)的话更能一语中的:“我们养成了消费比生产多6%-7%的习惯,现在游戏已经结束,那是泡沫的一部分。”
美国的一位历史学家对金融危机下了这样一句评语:一个炫耀财富的时代已经结束。
秋风起兮
星期一早晨九点。北京东三环CBD,白领们正快步走向各个写字楼。朱丽叶也在人群中,虽然步伐匆匆,但她还是忙里偷闲,仔细欣赏着前边那个女孩拎着的新款LV手包。这款包昨天逛街时,她在专卖店看了好久,可惜信用卡里的钱不够,没能购买。她的心中一阵羡慕和刺痛:这款包我提一定比她好看。
朱丽叶在一家小的翻译公司做翻译,每天朝九必须,晚五则未必,好在老板并不吝啬,加班费从不会太少,小茶喝着,小天聊着,小钱挣着,加加班在朱丽叶看来倒也惬意,毕竟多挣点花起来更畅快。饶是如此,一个月的薪水也不够她在街上转几圈的。
同事肖恩总是来得比她早,朱丽叶进入办公区,对肖恩打了声招呼。肖恩比朱丽叶年长,工作经验丰富,平常喜欢读哲学、管理之类的书,思维清晰,出口常有惊人之语,而且在工作中没少帮助朱丽叶,因此朱丽叶对他颇有几分尊重和感激。
打开电脑,朱丽叶随手点开几条网络新闻,并查看新邮件。
Fw:《警惕:金融危机下裁员或者不景气公司名单》,发件人是肖恩。
警惕:金融危机下裁员或者不景气公司名单
2008年11月06日AMD500人(芯片制造商)
2008年11月05日诺基亚580人(手机厂商)
2008年11月05日安凡微电子39人(CMMB芯片厂家)
……
再看电脑IE上的网络新闻:
美国沃尔玛超市感恩节搞促销时,几千人彻夜排队;美国汽车企业要求政府拨款拯救汽车行业;英女王炒股亏了37%的钱;冰岛传言国家破产;香港人急甩高尔夫会籍;国内掀起打工者返家潮……
接着往下看:
继续深造是一部分回避紧张就业市场采取的行动,由于近来美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为避开就业压力,更多的学生选择继续念研究生。经济学家解释说,此种现象并不奇怪,历年研究结果证明,研究生入学人数与经济景气程度总是背道而驰的。
……
众多白领们已经对降低薪水和年终奖的减少或消失,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而曾经在人才市场颇受青睐的硕士博士们,也普遍调低了薪金要求。
……
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金融危机,就像是多米诺骨牌,很快席卷全球。国内已有二十多个行业受到影响。
……
朱丽叶倒吸一口凉气,狼真的来了。多听一点负面消息,有助于心理承受力的提高。
下午,办公室开会,各人陈述了上周的工作进展和这周的工作计划。会议结束前,主任宣布了公司的几条新规定:“从下月开始,总公司规定中午的饭补每人每月减少二百,车补减少三百,差旅费要实行严格审核制度,凡是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报。另外,望大家能提高工作效率,不要拖泥带水,非必要的加班,一律没有加班费。”
“郁闷。薪水缩水,账单却是一堆。”回到办公桌,朱丽叶在MSN上给肖恩发了一句牢骚。
“大环境不好,减少饭补车补也是预料中的事。咱们都属于不大会过日子的人,吃穿用,一点不想次于人,从前的生活太奢侈了。其实省着点花,就什么都有了。”肖恩马上给朱丽叶回复道,并给她拟了个金融危机中职场白领安然过冬八大招:
1. 坚信危机终会过去,曙光就在前边。
2. 保持镇静,接受可能的减薪。
3. 努力工作,发扬自身价值。
4. 加紧学习,提升实力。
5. 加强人际沟通,扩大信息面。
6. 居安思危,即使所处行业没有受影响,也要做好物质储备。
7. 调整消费习惯,在节流上做文章。
8. 调整观念,把节俭当成生活态度。
朱丽叶有两个闺密,分别是平面设计师姜蓝和报社编辑董林。三人在MSN上约着晚上去附近新开的一家台湾茶餐厅吃晚餐。朱丽叶决定把肖恩也叫上,让他给她的姐妹们分析一下当前的经济局势,以及应变策略。两位女友表示赞同。
腐败生活检讨
这一家新开的茶餐厅,环境很好,人也不多。四人碰面,一番简单寒暄,刚各自落座,朱丽叶便道:“闲话少说,直接切入主题吧,今天早上看到的这些消息让我很紧张。”
“怎么说来就来了呢?还以为只是美国,或是欧洲呢。”董林接道。
“全球一体化的结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肖恩道,“正应验了一个常见的比喻,地球就像个大村落。”
姜蓝怀疑道:“我觉得你们是杞人忧天,好歹咱也是个白领,日子再差能差到哪儿去!”
“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我手里好几张信用卡还等着这个月多发点奖金还款呢。到处都在嚷嚷裁员减薪,虽说我们公司目前还没有举措,但加薪发奖金是不指望了。”朱丽叶一脸愁云。
“实在不行,牺牲点利息,破开个定期存折取点现金呗。”董林向她建议。
“定期存折?咱压根没见过这种东东!”朱丽叶嘀咕着。
“握手握手。”姜蓝深表赞同。
“一点存款没有?不能吧!”肖恩很吃惊。
姐妹们,看看我这包。“姜蓝扬扬手提袋说道,”上周买的,猜猜多少钱。“
肖恩瞟了一眼,说道:“这包在商场里不会超过100元,如果是夜市上的地摊货,50就能拿下。”
“地摊?别气人,这是LV专卖店的正品,5900元。”姜蓝很是不满。
肖恩拿过那小包,又细看了几眼,摇摇头道:“5900,冤。”
“这包算便宜的。女人嘛,都喜欢LV的包,还有HERMES的丝巾、三宅一生的衣服、雅诗兰黛的化妆品、香奈尔的香水、GUCCI的鞋……这几样加起来,就得破费不少。再加上,平常还得收拾收拾头发,做做SPA,再出去旅游一下……剩下的哪还有钱存啊?”姜蓝大倒苦水。
对于的姜蓝的苦经,朱丽叶和董林也有同感。三人皆属于秉持提前消费、借贷消费理念的人,认为赚钱就是为了花的,多花才有动力多赚。
好在姜蓝的父母做生意多年攒了些钱,时不时接济她点,她过得倒也滋润。姜蓝并不在乎自己啃老,她的理论是:“我家就我一个,我爸妈又不会花钱,那钱早晚都是我的。”
朱丽叶的父母是普通退休工人,没那个经济能力,但有个爱自己又多金的男朋友,所以她的物质生活也不错。
董林已婚,报社编辑,月薪约4000元人民币,老公是一家企业的电子工程师,月入15000元左右。夫妻二人收入稳定。每个月的工资都直接打到银行卡上,谁用谁就去取,从没有做过消费规划。寒流一来,董林盘点财务时才发觉存折上的钱竟然所剩无几,看着家里又没有增加什么大件贵重物品,她和老公都疑惑钱到底花到哪儿去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