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改变理念,思路决定出路<br> 有钱没钱都要理财<br> 俗话说:“穷不扎根,富不过三代。”没有永远的穷人,也没有永远的富人。无论你现在是否有钱,那都是相对的。也许10年前你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有钱的人,但如果10年后你所拥有的财富仍然保持在原有的水平上,甚至在此基础上有所消耗,那么,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跨入穷人行列了。<br> 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来说更是如此,也许你现在每个月的收入比较乐观,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能保证现在的一切永远不会改变吗?你能保证自己的工作是铁饭碗吗?或者你在不久的将来买了车、买了房、结了婚、生了孩子,每个月必须要到银行缴纳按揭款、必须为孩子储备丰厚的教育基金的时候,还能像现在一样宽裕吗?所以说,只有早一步投资、理财,才能使自己的生活真正的无忧。<br>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ASA1财的误区,认为“理财投资是有钱人的专利”、“有钱才有资格谈理财”。如果真有这种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1000万有1000万的投资方式,1000元同样有1000元的理财方法。在芸芸众生中,真正的有钱人毕竟只是少数,而中产阶层、工薪阶层仍占绝大多数。有钱人可以通过理财将自己的财富像滚雪球似地越滚越大,普通工薪阶层同样可以通过理财“滴水成河”、“聚沙成塔”,实现自己的梦想。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两个工薪阶层理财的例子。<br> 赵某,24岁,本科毕业,工作刚一年,未婚,月收入2600元;王某,23岁,专科毕业,同样是工作一年,未婚,月收入1600元。按常理说,赵某每月收入比王某多1000元,他应该比王某更具备理财的条件。但是半年后,王某存下了4000元,而赵某只存下了不到500元。怎么会是这种情况呢?原来赵某虽然工资比王某高,但他在衣食住行上的开销都要高出王某,平时花销也没有计划,在健身、旅行、购置自己喜爱的电子产品方面还有一大笔支出,粗略算下来,基本生活消费加上娱乐消费,赵某的2600元月收入所剩无几。而王某虽然工资不高,但是一切消费支出都有计划,每月的基本生活消费控制在800元以内,王某没有抽烟喝酒等其他嗜好,只是喜欢看书,每月花100元左右买书。这样算下来,王某半年能节余4200元,除去一些别的开销,王某将4000元转成了一年期定期存款。<br>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比王某收入低的人大有人在,薪水仅够糊口的“新贫族”也不在少数,但是看完上面这个事例后,千万别再拿“我没财可理,,当理财的挡箭牌了。哪怕每月仅从你的薪水里拿出10%的资金,在银行开立一个零存整取的账户,20年后本金加上利息,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收入。<br> 理财不分先后,不分年龄,不管是穷是富,只要有收入就应尝试理财。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只要做到科学地理财,就能事半功倍,不断给自己的财富大厦添砖加瓦,轻松享受人生。<br> 理财小其占士:理财不等于投资<br> 很多人认为,理财就是投资赚钱。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财观念,抱有这种想法并不能达到理财的最终目的。理财是在对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根据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结合预定目标,运用诸如储蓄、保险、证券、外汇、收藏、住房投资等多种手段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规划和管理。理财的关键在于善用钱财,在追求投资收益的同时,更注重的是人生规划、养老规划、投资规划、风险管理规划、遗产规划等一系列的人生整体规划,因此说,理财包括投资,但不仅仅是投资。如何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钱,如何抓住每一个投资机会,便是理财的目的所在。<br> 工薪族理财新主张<br> 2008年,因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全面爆发,美国的房利美、房地美两大房贷巨头被政府接管,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林、高盛、AIG、摩根士丹利等大投资银行被收购、政府接管或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美国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次贷危机是美国经济领域一个规模很大的金融问题,迄今为止,它蔓延而产生的影响已触动全球经济的敏感神经,世界各地股市、期市、汇市出现罕见的大幅波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收入并不十分丰厚的工薪族又当如何理财呢?<br> 明明白白每一项支出<br> 相信很多年轻的工薪族都会在月末钱包空空的时候问自己一句:“我的钱都到哪儿去了呢?没记得我有花过很多钱呀?”<br> 出现这种情况也属正常,现在这批刚走出校门没几年的年轻人,多数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就被长辈宠爱有加,很少受过什么理财教育,再加上读中学、大学的时候多半是“实报实销”,有什么消费需求都会通过家长的资助得到满足。等到走上工作岗位,拿到第一份工资,还会习惯于以前的消费方式,从而生成一笔笔的“糊涂账”。<br> 上述情况虽属正常,但是长此以往,只会让自己越活越穷。要想避免这种情况,不妨试着记记账,分时分类记录下自己每一笔消费,明明白白自己的每一项支出。分时,可以按天分、按周分;分类,可以按饮食消费、水电费、日用品消费、人情消费等类别分。这样做便于每天、每周、每月检查自己的消费,就不会再有“钱到哪儿去了”的疑问。例如,发现这个月的交通费增多了,就应该考虑是不是可以在非紧要时间内多乘坐公交车或步行;发现这个月的应酬请客费用增多了,就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待客之道是否脱离了实际……坚持下去,当你把记账作为一种习惯,就会发现自己的非必要支出正在逐渐减少。<br> 消费品不求最好,只求够用<br> 现在的工薪族除了吃、穿、住、行这些基础性消费外,产品消费也是一笔比较大的开支。在这方面商家引导的更新换代非常快,赚足了在广告、消费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消费者手中的钱财。<br> 小王去年5月份花3000元买了一部手机,不到一个月,由于厂商推出新的机型,小王手中的手机跌价500元。由于厂商在广告中声称新机型比旧机型的某项性能指标高出很多,小王忍痛在网上交易平台上以原价二分之一的价格将手中手机处理掉,又花了3000元购买了新手机。两个月之后,为了迎接奥运商机,厂家再次升级换代了主力机型,产品的性能又有了“大幅提升”。这让赶时髦的小王犹豫不已,一方面对新手机蠢蠢欲动,一方面手里又没有足够的闲钱去购买。<br> 其实,消费品只要够用就好,尽管厂商在广告中将产品的某项功能的提升片面夸大,将新产品的性能吹得神乎其神,但是,产品的主要功能和性能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卓越,而且并不比旧型号好多少。现在各种媒体上铺天盖地、言之凿凿的广告引导消费者更新换代手中的产品,这样只会造成浪费。<br> 让钱去生钱<br> 上面所提到的都是让你尽可能节省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但是,大笔的财富并不全是靠节省获得的,而是应该让钱去生钱。例如,工薪族的工资通常是通过银行直接划拨的,因为工作忙,年轻人常常将自己的银行卡当作自己唯一的储蓄卡,成年累月不去管它,让工资静静地躺在银行里。微乎其微的利息,加上物价等因素,你的财产实际上是在贬值。年轻的工薪阶层应该在节省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和投资来逐步增加每月的收入,并在业余的时间段内进行一些合理的投资。<br> 事实上,工薪族只要有一个合适的理财思路,根据自身的收支情况,细心核算,认真规划,是不难找到最适合自己理财的“经济公式”的。试着去做一下,你会发现,通过理财也可以让你的生活更精彩!<br> 理财小贴士:重视通货嘭胀酌因素<br>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它是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一旦发生,在社会的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会产生极其复杂的影响,是每一个国家的政府乃至老百姓都必须认真对待、审慎处理的问题。通货膨胀带来最直接的现象就是物价的普遍上涨。当物价上涨时,同样的钱能购买的东西就少了,手中的钱购买力是下降的,钱会因此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也就是说,当遇到通货膨胀,我们手中的钱实上是在不断贬值的。<br> 处处留心皆财富<br> 有句经济术语说得好:处处留心皆财富。获得财富的智慧往往比追求财富本身更加重要。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财路”,思路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根。经济的发展不在形式,关键是要做个有心人。只要有敏锐的眼光和一颗细腻的心,哪怕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财富也会青睐你。新加坡玻璃大王陈家和的发家史也许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