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房体制改革近30年来取得的成绩自不必说,但对于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住房政策却屡屡难以奏效。经济适用房的饱受诟病、廉租房发展的差强人意、商品房价格的一路飙升——1998年的住房改革方案提出之后11年,我们不仅没有通过三级住房供应体制过渡到住房全面市场化,市场门槛反而越来越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住房需求。2008年金融海啸过后,中国政府推出了高达9000亿元的保障住房计划,其中包括新增200乃一套廉租房、400万套经济适用住房,并完成100多万户林业,农垦和矿区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巨大数字足以让人们精神为之一振,但对于有各自利益诉求的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操作起来,也增加了难以捉摸的变数,看似规模宏大,但相比全国更为庞大的低收入人群,这不过是一个起步而已。<br> 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土地财政制度、金融业对于房地产的依赖和悬殊的贫富差距,成为推动城市房价不断攀升的原动力。城市化为住房的刚性需求提供了基础,而城市对于土地收入的依赖与富裕阶层的住房投机则将这种需求一步步放大成泡沫。住房的商品属性、投资属性被无限放大,而社会属性被压缩到最小,一部分社会阶层的基本住房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如果我们继续无视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诉求,一方面房地产泡沫目益扩大,另一方面社会矛盾不断增加,等待我们的,也许是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两个方面的巨大损失。<br> 本期《住区》梳理了中国社会住房政策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国外的相关探索与尝试。对中国社会住房的发展脉络进行解读,当有助于厘清我们的认识,为今后寻求解决之道找到依据。如果说“社会住宅”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大规模可承受住房需求,那么对于处于特殊地位的“老人住宅”的关注,则反映了《住区》对弱势群体住房需求的入微体察。我们在开篇特别策划了“中国新住区论坛——2009年长者住屋论坛”作为对2009年第4期《老人住宅》的延续与补充,也希望对“老人住宅”的探索和研究能够一直继续下去。一<br> 住房不仅仅是商品,同时也包含着社会属性。无论是针对大规模中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住宅”,抑或老龄化背景之下的“老人住宅”,都应是全社会关怀住房问题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不应只是一句口号,这也是《住区》向来关注的论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