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注塑成型技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106708
  • 作      者:
    郭广思主编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注塑成型技术(第2版)》主要介绍了塑料注塑成型技术的理论与应用,对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及热弹性体的注塑成型技术分别进行了阐述。主要内容包括:塑料简介、注塑成型理论、注塑成型工艺、热塑性塑料注塑成型模具设计、热固性塑料注塑成型模具设计、注塑成型缺陷分析及预防措施、注塑成型计算机模拟。《注塑成型技术(第2版)》立足于反映注塑成型的前沿技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叙述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生产应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注塑成型技术(第2版)》可供大中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学习使用,也可供从事注塑成型技术方面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塑料中添加润滑剂的目的是满足成型工艺的需要。在相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希望塑料的粘度小、流动性能好,使之容易填充整个型腔;同时要求塑料制品成型后容易脱离模具并保持表面光洁。因此润滑剂的润滑作用实际上包含两种:
  1)降低塑料的熔融粘度,减少内摩擦。这类润滑剂要求与塑料有良好的相溶性,如在塑料中加入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这种润滑作用亦称内润滑。
  2)使塑料容易脱模,不必要求润滑剂与塑料相溶,而要求在成型过程中,能在熔融塑料与金属模具之间形成一层很薄的隔离膜,使塑料不粘着模具表面即可。这种润滑作用亦称外润滑,常用的润滑剂是硬脂酸及其盐类。
  5.染色剂
  合成树脂多为半透明乳白色或无色透明,以此制成的塑料制品必定是色泽单调不美观。许多塑料制品,如日用品、儿童玩具和各种装饰品都要求颜色鲜艳、花纹美观。许多电器导线,为安装接线方便,也要求用各种不同颜色的塑料作包皮。因此塑料的染色也是生产塑料制品的重要一环。添加的染色剂分染料与颜料两类。
  染料通常是在生产原材料时加入,应能与树脂有良好的相溶性。
  颜料一般在成型加工时加入。各种染色剂都应该是性能稳定,不易变色,不与其他添加剂起化学反应。有些染色剂同时还有促使塑料性能稳定的作用;而有些染色剂则相反,降低塑料性能的稳定性。
  6.固化剂
  固化剂的作用是使原线型聚合物,通过交联成为体型聚合物,使制品具有良好的刚度和硬度。通常固化剂只添加于热固性塑料中,如酚醛树脂添加六次甲基四胺,环氧树脂添加酸酐类化合物,聚酯树脂添加过氧化物等。
  7.阻燃剂
  许多合成树脂都有遇火燃烧的特性,有的甚至离火后继续自燃。金属材料及陶瓷材料则无此缺点。为使用安全,常在塑料中加入阻燃剂以防止塑料制品遇火燃烧。常用的阻燃剂有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等。
  8.抗静电剂
  塑料是良好绝缘材料,但塑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如与其他材料发生摩擦,很容易在表面产生静电。轻者表面吸尘变脏,重者火花放电引起火灾。加入抗静电剂的作用是使制品表面形成导电层而放电。常用的抗静电剂为有机氮化合物等。
  9.发泡剂
  发泡剂是使塑料形成微孔结构材料的添加剂。这类发泡剂都是在受热时能分解放出气体的化合物。常用的有机发泡剂有偶氮二甲酰胺和偶氮二异丁腈,无机发泡剂有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等。
展开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章 塑料简介
第一节 塑料的组成
一、树脂
二、添加剂
第二节 塑料的分类
第三节 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
第四节 注塑成型塑料及其性质
一、热塑性塑料
二、热固性注塑料
三、热塑性弹性体

第二章 塑料成型理论
第一节 聚合物的流变学性质
一、牛顿流动
二、非牛顿流动
三、影响聚合物熔体粘度的因素
四、聚合物熔体在模腔内的流动
第二节 聚合物成型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一、分子间秩序
二、结晶对注射成型的影响
三、注射成型中熔体流动时的取向
四、聚合物的降解和交联
第三节 成型收缩率
一、成型收缩率的计算
二、借助p-V-T曲线图定量分析收缩
第四节 塑料的其他工艺性能

第三章 注塑成型工艺
第一节 塑料件的设计及选取
一、塑料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塑料件的选材
三、塑料件的尺寸和精度
四、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
第二节 材料的预处理
一、塑料各种性能的测试工作
二、塑料的染色与干燥
第三节 注塑成型原理
一、注射成型过程描述
二、螺杆旋转与塑化过程
第四节 注塑成型条件
一、注塑成型条件概述
二、模具型腔压力曲线
三、成型时间
第五节 注塑工艺参数
一、注塑参数
二、合模参数
三、温控参数
四、注塑成型周期
第六节 多级注塑工艺

第四章 热塑性塑料注塑模具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一、塑料注塑模的特点、要求与设计注意事项
二、注塑模设计程序
三、新技术的应用及其对注塑模设计的影响
第二节 注塑模结构设计
一、浇注系统的设计
二、成型零件的设计
三、注射模具的温度控制
四、导向及脱模机构
五、侧向分型及侧抽芯机构
六、特殊设计
七、模具标准化
八、模具材料的选择
第三节 注射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
一、注射量的校核
二、注射压力的校核
三、锁模力的校核
四、安装部分的尺寸校核
五、开模行程的校核
六、顶出装置的校核
第四节 典型热塑性塑料注塑工艺参数
一、高密度聚乙烯(HDPE)
二、聚丙烯(PP)
三、聚苯乙烯(PS)
四、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
五、增塑聚氯乙烯(PPVC)
六、尼龙6(PA6)
七、尼龙66(PA66)
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十、聚碳酸酯(PC)
十一、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十二、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ABS/PC)
十三、苯乙烯一丙烯腈共聚物(SAN)
十四、有机玻璃(PMMA)
十五、聚甲醛(POM)
十六、醋酸纤维(CA)
十七、聚苯醚(PPO)
第五节 热流道及其应用
一、热流道浇注系统简介
二、热流道模具举例

第五章 热固性塑料注塑模具设计
第一节 热固性树脂模塑史
一、“开放式模具”模压成型
二、模具一压力一设备
三、“闭合模具”注塑与传递模塑
第二节 热固性塑料模塑过程
一、模塑料配方
二、流变性(流动性)
三、模塑制品设计
四、模塑工艺
五、模塑设备
六、模具设计
第三节 热固性塑料注塑设备
一、串联式螺杆注塑(SI)
二、串联式柱塞注塑(PI)
三、螺杆/柱塞式注塑
四、BMC和DMC的SI/PI成型没备
五、热固性塑料注塑机的特性
六、原料加料元件(料筒)
七、塑料传输系统
八、塑件顶出装置
九、用于SI成型的热固性转变
十、Newbury工业的转换设备
十一、辅助设备
十二、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注塑成型设备
第四节 热固性塑料注塑工艺控制
一、热固性塑料注塑工艺影响因素
二、柱塞式注塑
三、螺杆式注塑
四、切变效应
五、排气
六、固化度
七、工艺控制
八、常用热固性模塑料的起动和注塑成型参数
九、成型参数
第五节 热固性塑料注塑成型模具设计
一、模具设计
二、热固性塑料模具底座
三、模具组成
四、柱塞式(PI)和螺杆式(SI)注塑模具
五、柱塞式注塑(PI)和螺杆式注塑(SI)分模线模具
六、模具加热
七、模具内部固化传感器
八、无流道注射模压成型(RIC)
九、空心浇道概念
十、抽芯注塑模具(LCIM)
第六节 热固性塑料注塑成型工艺的展望
一、注塑用热固性树脂
二、模塑成型方法

第六章 注塑件缺陷分析
一、料头附近有黯区
二、锐边料流区有黯区
三、表面光泽不均
四、空隙
五、气泡
六、白点
七、灰黑斑纹
八、料头附近有灰黑斑
九、放射纹
十、冷料头
十一、唱片纹
十二、接合缝
十三、水迹纹
十四、颜色不均
十五、烧焦纹
十六、玻璃纤维银纹
十七、溢边
十八、收缩
十九、注射不足
二十、翘曲
二十一、顶白

第七章 注塑成型计算机模拟
第一节 注塑成型工艺计算机模拟及Moldnow软件系统
一、简述
二、成型过程分析的相关原理
三、模拟软件
四、Moldflow模拟软件应用
五、Moldflow模拟结果
六、Moldflow模拟一成型条件的优化
七、模拟程序软件的局限
第二节 PICAT-IM注塑工艺培训软件系统
一、有关PICAT的CD-ROM
二、安装之前
三、程序安装
四、启动PICAT
五、注册
六、示范
七、评价
八、选择评价
九、选择一个特定的评价
十、一个方案的工作过程
十一、从一个方案中退出
十二、记录
十三、解释方案记录
十四、练习
十五、使用者管理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