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医事:关于医的隐情与智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00064742
  • 作      者:
    讴歌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钟南山、汪丁丁、陈村、胡大一等各界名家
  首度联袂重磅推荐
  对纷乱医疗世界很为深刻和理性的反思
  给医生以方向,给病人以智慧 给医生以方向,给病人以智慧
  医生和病人在一个千疮百孔的体系下各自感受到失望和伤害,《医事》让两种角色重新审视各自的位置和需求。

展开
作者简介
  讴歌:原名常青,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医学系。毕业后赴美读博士后,于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抗结核药物课题研究一年,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血友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两年。回国后投入抗肿瘤生物一类新药的临床开发。现居北京,任职某著名跨国制药公司。
展开
内容介绍

  人总不免要和医生、医院、医疗打交道,所有这些与人健康和生存质量相关的事统称为医事。医事与普通人认真对待的楼事和亲事,与大家奋力争取的事业成就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事实上,所有对医事的有效经营和准备,总能让人在人生规划中多些主动性,也总能让人获得医疗体系较好的照顾,而所有对它的忽略,都带给人措手不及的痛楚和意料之外的损失。
  这本由局内人写的书让你了解医界现状和运行规则,了解医学的局限,医生的尴尬和体系的困窘,主要的是:能让你解在有限的条件下怎么和医生结盟。抱怨和愤怒对于就医无济于事,作为普通人,面对这个复杂工程唯一可靠的选择是保持理性, 做个了解内情也足够聪明的合作者。
  人该如何面对疾患和治疗疾患,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病人如何面对医生和医院这么简单的事,它涉及人怎么去认识目前医学理念,技术、服务、经济、治疗体系。对于个人而言,一旦疾患发生,他必须开始考虑如何去面对一个庞杂的系统,了解这个系统中从未明言的规则,了解那些不能直接在医院里获知的隐情,调整出一个良好的心态,调动起自己的智慧去有效应对。
  医生和病人在一个千疮百孔的体系下各自感受到失望和伤害,这本书让两种角色重新审视各自的位置和需求。作者提供了一个开阔和多层次的视角,客观通达,她细腻深切地分析了生与死,疾病与医疗,技术和人情,这些对于严肃地检点一个矛盾重要的医疗世界,推进建设一个合理高效的新医疗世界,将会是弥足珍贵的思考。

展开
精彩书评
  作者是一个毕业于协和却没有从医的人,她给这本书一个副题——“关于医的隐情与智慧”,这智慧包括:如何与医生相处沟通,如何看待生病这件事,如何在进医院之前就善待自己的身体,如何在资讯社会不会被各类健康信息误导。它包涵了丰厚的信息量,使我们在看待多少有些神秘而冰冷的医学世界时,多了一丝和缓与客观的态度。
  (孙小宁)
  ——中华读书报
  读完本书,引起我的共鸣。
  “看病难,看病贵”由来已久,之所以成为时下社会及公众议论的热点,其导火线之一来自“看病气”——看一次病憋一肚子气, 设想一个患者若能从医生那里获得理解和同情,积极的治疗、满意的或哪怕是过得去的疗效,那么排队长些尚可忍耐,价钱贵些倒也值得。无奈现实常非如此,医患为什么要沟通及如何沟通,医患为什么要互动及如何互动,这正是本书精彩之所在。
  ——中华医学会会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
  此书无须进书店,摆在医院门口即可,不推销也像长了翅膀。人们对求医有太多的感想,太多的畏惧,走进医院前,先看看这位专业人士的建议吧。它打中要害。
  ——作家 陈村
  我真诚希望每一位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成员阅读由一位局内人撰写的这一精致地描写了我们自己医院和医生的生存困难的作品,唯有像局内人一样了解这一困境,我们才可能成功地改造它……如果我们的改革尚未成为完全的不可能。
  ——经济学家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汪丁丁
  讴歌所著的《医事》是一本很有阅读快感的书……讴歌以轻松生动的笔调揭示了关于医生 、医院和医疗许多秘密的真相,这非常有助于人们深刻地理解生与死,疾病和医疗,技术和人情。
  ——哲学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赵汀阳
  《医事》提供给患者一些更开阔的解决之道,而这些可能是在看病时医生不会提到的。
  ——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消化验内科教授 鲁重美
  我得承认这是一本值得认真一读的好书。无论是医生,病家或是医疗行政管理者都能从各自的视角得到启示。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教授 原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主任委员 朱元珏
  讴歌女士站在恰当的地方,理性地扫描当前中国社会的医疗环境,以一种责任感拉动医患双方不信任的双手,希望给患者以尊重, 给医生以尊严,从而最终推护大众的健康。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 袁钟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你希望遇到一位什么样的医生
一针扎向医不的敏感伤口
治人时代远去了,治病时代到来了
面对“沉默的暴力”的消费者
医生的困境:好医生还是牛医生
让医学重返温情的西式“看门人”
从站在病床边,到躺在病床上——当医生成为病人
从里到外了解这个行当——当病人成为医生
第二章  做个聪明病人
医生是谁的替罪羊
素质混杂的中国医生
中国医生究竟有多糟
如何给自己选一位好医生
聪明病人是沟通高手
聪明病人可以改变弱者地位
如何为自己的健康打算
唤起医生希缺的注意力
面对并非万能的医生
第三章  医生有话要说
医生的意义超越职业之外
被强行赋予的神性
“无情”的手术刀气质
大医院,小医师
一只脚在病房,一只脚在牢房
狼狈不堪的医生生活
孰能无过,但谁来饶恕
第四章  看病,不仅仅是看医生
“举毒”新闻大战
健康新闻,你读懂了吗
以健康为作料的媒体狂欢
绕开身边的健康陷阱
我们是否身处最糟糕的医疗环境
每个国家都有一道医疗伤口
何时才能买份靠得住的保险
第五章  人为什么会生病
解构恼人的身体地图
了解身体,从刀开始
我们那并非完美的身体
人为什么会生病
病了,把身体交给谁
每个时代的疾病谱
医学是对会疾病的终极武器吗
健康不止于阳光和肌肉
第六章  面对疾病的诸种智慧
健康是“1”,其他是“0”
我们为什么讨厌生病
人生观,人死观
生病 ——别开生面的游历
久病不愈,也并非残花败柳
重返艳阳下
智慧地坐以待毙
后记  用另一种方式实践医学
附录  医事之痛——医学观察系列访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