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蓝星双语名著导读:最蓝的眼睛》中贯穿了许多自传性的因素。故事发生在作家的故乡洛伦城,由一个9岁小女孩儿来讲述,而莫里森在那一年(1941年)也刚好9岁。同故事中的麦克蒂尔家一样,莫里森的家庭也挣扎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入不敷出的边缘上。她小时候也会像克劳蒂亚一样,经常听母亲唱歌,听外公拉小提琴。莫里森在该书的编后记中解释到故事的灵感来自她与一个小女孩儿在学校里的一次对话。这个小女孩儿渴望能够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莫里森在20世纪60年代仍在思考着那次对话,当时黑人为找回自己的审美标准,正在掀起一场“美丽黑人”运动。于是,她便开始了她这第一部小说的创作。
小说的历史背景虽然清晰可辨,但它的文学背景却错综复杂。莫里森熟谙福克纳与沃尔夫,她的写作风格也深受这两位作家的影响。她善用意识流、多视角与情节切割等现代派艺术表现手法。同时,作为黑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莫里森的作品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黑人文学。她散文诗般的字句弹奏出黑人音乐的韵律,包括黑人圣歌音乐、福音音乐、爵士乐与蓝调音乐。她用黑人的语言写作,文中充满了她成长的黑人社区中所特有的措辞与比喻。莫里森这样做是希望她的作品能够因为自己忠实于生活而具有普遍意义。她试图用这种方式创造出一种她称之为“种族所特有的却又超越于种族之外的作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