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语法的分类语法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术语。它应当包括音素学、词法、句法和语义学。下面七个步骤可以看做是划分语法流派的标准。
(1)引起概念的刺激;
(2)说话人(或作者)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的形成;
(3)说话人或作者的说或写;
(4)空气中的声波;
(5)听话人或读者的听或读;
(6)听话人(或读者)对接受到的语言形式的归类;
(7)听话人(或读者)对接受到的语言形式的理解。
传统语法对(1)、(2)两步骤比较重视,对语法项目的逻辑概念与逻辑研究较多。它评定对与错的标准是它建立的逻辑系统,其依据往往是文学作品的书面语系。它一般强调词法,忽视句法。
结构语法强调要有可观察的数据,(3)、(4)、(5)是这个范畴的交际步骤。因此,它把重点放到产生意义的声音最小单位,进一步研究这些单位的复杂组合,以及使用这些声音的系统。它认为它能观察到的、能归类的系统就是这个语言的系统。音素学是它对语言研究的贡献。
转换一生成语法认为交际步骤(2)和(6)有许多共同点。否则,人们即无法进行交流。它提出一种既能说明英语的复杂性,又能说明英语的创造性的系统。它强调句法。
生成语义学深挖语义,对转换一生成语法以句法为核心的理论提出了疑问。它以交际步骤(7)为重点,提出语义学和语义关系才是组成人类语言的最深层结构。
公元前100年,迪奥尼修斯·色雷斯的第一部希腊语法《写作技巧》问世。他把语言分成两个基本构成部分,“句子为语法分析的上限”,“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词为语法分析的下限”,“为句子的组成成分”。他把词分为八大类:名词、动词、动词分词、冠词、代名词、介词、副词和连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