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对外汉语本科教育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1907699
  • 作      者:
    李杨著
  • 出 版 社 :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1999.11
收藏
内容介绍
    《对外汉语本科教育研究》上编大致梳理出对外汉语本科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即专业性质特点、培养目标、课程编制、教学大纲、成绩考核、教学管理等,应当说这只是粗线条的勾勒,更深的研究还有待于日后来完成。下编多数文章是已经发表的论文或为他人写的序言,尽管不成系统,但与上编的研究仍属同一范畴。这本书与1994年笔者出版的《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论》是姊妹篇。因为1994年以后,笔者未敢松懈,对那些本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一直在关注与思索,前一本书未触及或未能阐述清楚的问题,期望在后一本书进行补充与深化。
展开
精彩书摘
    汉语言专业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课程设置与编排一直在不断地探索、改革、演变中趋向于更加合理。它的主要轨迹是:
    1.一年级课程体系从来都是以提高语言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为主线,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融化在语言技能训练中,不单独设立课程。该阶段的课程编制完全随着汉语预备教育课程编制走,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只开一门精读课,即综合技能训练课,将听、说、读、写言语技能训练放在一门课当中,通过“讲练”再“复练”来实现。这一阶段对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十分重视,但对言语的专项技能特点及训练特点还没有充分认识到。
    (2)进入第二阶段,取消了综合语言技能训练课,改为或以听说领先,或以读写打头,开设听说课、读写课、听力理解课、说话课、汉字课等,将语言专项技能的训练突出出来,不求语言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而只对语言功能和语用,特别是语言专项技能的特殊性给予了最多的关注。
    (3)第三个阶段,即当前所实行的课程体系则是综合技能课与专项技能课并存,以综合课为主干,进行听、说、读、写综合技能训练,并注意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围绕、配合综合课再侧重专项技能训练,有计划地开设不同类型的专项技能训练课,用不同的方法训练不同的语言技能。
    这三个阶段的三类课程编制模式体现了设计者对教学及课程认识的不懈探索,是一个不断前进、深化、完善的历史过程。从上述简单的历史回顾中可以看出,三个阶段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在如何处理综合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和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三者关系上的困惑与探索。它表明,科学地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是基础阶段课程编制和教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三种模式是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这样一所以招收外国留学生为主,学生人数众多,无论是预备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有大量平行班可以开设许多课程的学校里出现的。绝大多数学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
展开
目录
上编
一、汉语言专业的学科基本属性
二、汉语言专业的培养目标
三、汉语言专业的课程编制
四、课程编制的历史回顾
五、关于几类课型的辩证关系
六、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及课程大纲
七、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
八、中国语言文化专业
九、学业成绩考核
十、教学管理

下编
一、面向新世纪--关于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
二、高级阶段的汉语教学问题
三、语言教学中的限定与自由
四、评《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
五、论开发语言学习潜能
六、论汉语言专业设课问题
七、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和定量问题
八、将教学建立在更科学的基石上
九、练习编排的基本原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