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方面,前文提到的《聊斋俚曲集》所反映的早期淄川方言部分清入字归上而后来全部转变为归阴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在的例子。
如果我们承认古清人声字有一个由归上(或接近于上声)到归阴平的变化(起码在淄川、寿光甚至济南是如此),那么,利津等地(以及《万韵书》所反映的清代高苑等地)部分原读上声的舒声字读同清人,便是在入声韵尾消失之后清人与上声调值相近时发生的相混现象;而寿光等地的这部分舒声字则随着清人转入了阴平,只不过在连读调中仍读同上声,保留了它们原归清入、读近上声的痕迹。
至于《万韵书》和今利津方言中有一部分阴平字读为阴人,可能与冀鲁官话的影响有关:冀鲁官话阴人、阴平不分,导致方言中部分非常用的阴平字地位发生游移,跟着阴入字读了;而《万韵书》和今利津方言中都有部分阴人字读阴平,则是这种游移向着相反的方向走了。
当然,以上的分析,是就主要情况而言的。其中个别字的变化,以及不同方言中一些字的变异,这里就暂不论及了,待将来对这批字在各地方言中的表现作详细调查之后再加讨论。有一点可以先说一下我们的意见:这类字各地所辖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多有的少,有的此处读或读同阴人而彼处不然,这种参差的情况恰恰说明它们没有共同的来源,而只是在一个共同的阴人由接近上声变向阴平的趋势之下各地发生的不规则现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