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与石的关系上,古典和现代的庭院多表现为海景、潭景、泉景。此三景的创造是用石来构筑的:用峰石夹瀑,用壁石挂瀑,用鼓石吐泉,用矶石浮水。广州白云山庄的三叠泉用壁石,华侨宾馆和白云宾馆用矶石,清晖园用巨瀑石、两个瀑布是岭南园林崖、瀑、潭、矶的集
大成者,当属第一(图l一5—6)。现代公园中也大量地用海景、潭景、泉景,如天河公园粵晖园的瀑潭局、金砂公园内“又一园”的瀑潭局等崖瀑潭局是广东的做法,而泉州刺桐公园的鼓石海局、南湖公园的鼓石海局则又是福建的做法。
在人造的山形峰石中,以猴山为多(图1—5—7)。猴山可以说是功能性石山,而象形兽山则是用造型来表现石景,如可园的“狮子上楼台”,是仿岭南一带的春节舞狮表演的景观。清晖园的九狮峰和凤来峰也是象形峰山。而石头小品中的石狮、石柱、石龟等则是用雕刻的手法来表现的石景。孤赏石中的狮子猛回头(海幢公园)、九曜石(九曜园)、迎宾石(可园)、兽石(越秀公园)、湖心石(梁园)、龟石(梁园)、鲲鹏展翅石(海珠公园)等都是名石。
岭南园林的石法有砌筑法、嵌壁法、塑石法、平置法。砌筑法以湖石、珊瑚石为主的峰形山都是用此法,如龙岩中山公园猴山、汕头中山公园猴山、厦门菽莊花园猴山、可园的“狮子上楼台”、宝墨园湖石山、海南五公祠石山、海南大东海石坡。嵌壁法主要是用英石横纹嵌在竖直的墙壁上,以此节约空间,点缀景观,如白云山庄的三叠泉、文化公园的“潺潺泉”、湖花湖公园的西苑盆景园。塑石法是为了节约用石,用砖石或混凝土作骨架,外面用加彩灰塑涂表,用喷水、拉毛以求质感,如泉州的刺桐公园、厦门的南湖公园(图1—5—8)、湖里公园、龙岩的中山广场、惠州的小桃园、广州动物园等。厦门一带的鼓石塑法非常成功,堪称国内典范。
如果说砌筑法、嵌壁法、塑石法是为了表现山体垂直的崖壁景观,那么,平置法则是为了表现岛、矶的水平景观,这在江南、北方园林古典中较少见。这一方法的运用,引导了中国园林堆石的方向性:由竖向转向横向发展。平置法用的是黄腊石、鹅卵石、鼓石。因为这些景石石形较圆,表面较滑,难以砌筑,但个体景观较美,群体和个体展示都能生色。与古典园林相比,现代园林中运用黄腊石更为普遍。这也是岭南园林海性与北方园林山性的不同。当然,江南一带的孤置石以立石为主,以湖石为主,而岭南一带以卧石为主,黄腊石为主。梁九图的十二石斋是平置法古典园林的代表,岭南园林因此而有石庭之名。园主在“道光甲辰春返自衡相道,经清远购得腊石十二,色皆纯黄,巨者高二尺许,俱极奇趣。因仿坡公壶中九华法,以七星岩石盘贮,蓄水于庭前,颇惬素癖,并颜所居曰:十二石斋。梁公特题诗:“衡岳归来游兴阑,壶中蓄石当烟鬟。登高腰脚输入健,不看真山看假山”。
平置法又分为置石法、抛石法和埋石法。置石法指的是景石根部埋入土中或是花丛中不到三分之一高度,即露多埋少,像是有意放置(图1一5—9)。抛石法指的是景石根部不入土,即全露,像是抛散后自然落下无意而为的样子(图1—5一1O)。埋石法指的是景石下部入土超过一半,像是浮出水面或是草地(图l一5—11)。抛石法多指群石,置石法多为泛指,埋石法专指较多。
4.建筑
从建筑上看,岭南园林建筑以生活性为主。在庭院园林中,较少江南园林的小品建筑,如亭台、楼阁之类。而是把生活性的建筑,如客厅、套房、屋顶、廊道、电梯、天井进行点石、配植、盆栽、插花。经过点缀后的实用性建筑也成了景观。可园那样的联房博厦式的形式,把一楼、五亭、十九厅、十五房全联成一片,建筑密度之高,是江南、北方园林所不能比拟的。
碉楼。岭南园林中楼也是最有特色,它采用了民间碉楼的形式。高出平屋二三层。如可园的邀月阁,与江南见山楼的目的一样,是为了借景。《可楼记》说:“居不幽者,志不广,览不远者,怀不畅。”白天可借远处大海、群山,近处行人、车马,晚上可借城市的灯光。作为州府园林的越秀山也以镇海楼俯瞰周边为目的。另外,清晖园的留芬阁、立园的毓培楼(图l—5—12)也是这种例子。
肪。作为海岸文化缩影的船厅也是很有特色的。江南和北方园林肪是做成真实的船形,岭南园林也有,如梁园石舫、宝墨园的紫洞艇(图1—5一13)、珠海圆明新园的石肪、可园的可舟、流花湖公园的渔船、海口热带海洋公园的海盗船、北海海滨公园的船形酒啤、潮州凤凰洲公园的船形石山、深圳东湖公园杜鹃园中的帆船等。紫洞艇曾是州古代的著名画舫,后来在广东园林里成了屡次被模仿的对象,如宝墨园和荔湾湖公园等。
船厅。岭南园林则不仅有肪,而且是把厅与船结合,称为船厅,多取船名船意,少取船形船态。因为画肪常有美女,故船厅常用于千金小娼居住而被俗称为“小姐楼”。只取船名的如可园的雏月池馆、余荫山房的小娼楼、清晖园的小姐楼、梁园的船厅都是如此。而天河公园粤晖园中的枕碧厅,则是既有船形,又有船意了,并题联:“园花锦簇岭南春,湖舫影筛秋月半”。清晖园的船厅为了表示船意,在水边种棵大树,表示系舟之柱石。余荫山房中瑜园的小娼楼有联“欲知鱼乐且添池,为爱鸟声多种竹”,在船厅前设池,即使是现代园林也是如此,如芳华园中的碧临舫(图l一5一14)、白云山庄的餐厅、深圳0银湖宾馆多功能厅、溪泮酒家餐厅、肇庆星湖公园船厅、兰圃的茶室等。更有临崖处的“船厅”,如南海西樵山白云洞在临崖处建船厅,更匾题为“一棹入云深”,意为航船子云海。另外,船厅的正面一定是船头的方向,常把整个船厅立于岸上,船头朝向水池,而不是船身朝向水池,这是与肪不同的地方,因为舫是在水中,而船厅是在陆地上。
亭。亭子在岭南园林中有单檐和重檐,屋面形式变化多端,也有在柱子中作变化的。闽西龙岩中山公园的桥亭就是变柱的一例。平面四角,屋顶不曲坡,坡度很小,平瓦不用勾头滴水,内有平面吊顶和几何图案。四角有瑞兽泥塑,碎陶瓷贴面。最奇怪的是四柱用曲线螺式砌法,立在狮山下的龙潭边。此园中的红亭,不仅柱子奇粗,而且屋顶用了俄罗斯的帐篷顶,全亭漆红。该园的方亭既仿希腊山花,又用埃及金字塔式攒尖、中国牌坊的柱子出头,子是造出一个,四面山花、中间攒尖、柱子出头的形态。柳州柳侯公园中纪念碑旁的六角亭(图1—5—15),屋顶高度超过柱子高度,高高的础石,屋面不起翘,颇有少数民族民居的形式与大多数坡度平缓的亭子相反。
桥。桥在岭南园林中也很多,有拱桥和平桥,也有石桥和木桥,在现代主题公园内出现了仿少数民族的索桥,如深圳中华民俗村、柳州的龙潭公园、南山寺。在许多公园的湖区,常有仿杭州西湖的苏堤桥,如泉州西湖的拱桥和广州荔湾湖公园的苏堤桥、惠州西湖的苏堤桥。平桥中常用不对称法,有时一边栏杆一边围墙,有时只有一边栏杆,前者如梁园的桥,后者如金砂公园内“又一园”的桥、深圳中山公园钓鱼岛的桥。但现代公园中的多孔桥常以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为母本,独拱桥常以江南水乡的石拱桥为模本。最典型和最有特色的就是廊亭与桥的结合,成为廊桥,如余荫山房、清晖园、神奇果园、梁园、香港的岭南之风等。廊桥以广东为多。当然,在主题公园中,侗族的风雨桥被多次模仿,它也是廊桥,如深圳中华民俗村(图l一5—16)、桂林漓江民俗文化村、柳州龙潭公园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