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标点 跳动的文字音符:你不能不知道的标点故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27033856
  • 作      者:
    武晓兰,江海燕著
  • 出 版 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大语文小知识·你不能不知道的标点故事:标点,跳动的文字音符》以幽默生动的语言风格展现了表点符号的发展与作用,以古今贯通、考证与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呈现标点符号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及特殊用法,融学术性、知识性于通俗性、社会性之中,以期拓展这一部分知识的社会接受领域。
    在语言的森林中,标点符号只是一花一草:在诗文的大海里,标点符号只是一点一滴。然而,正是一花一草使森林生机盎然,正是一点一滴使大海汹涌澎湃。文章典籍的高楼大厦固然是文字词语的一砖一瓦垒筑,标点符号一沙一石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读书看报应求甚解,佳妙之处欣赏分析。如此日积月累,即能文思渐进,文采渐进,学识渐进,学养渐进。
展开
作者简介
    武晓兰,女,甘肃成县人,1978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副编审,宁夏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在国内核心及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2002年被全国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编辑。
展开
内容介绍
    在语言的森林中,标点符号只是一花一草;在诗文的大海里,标点符号只是一点一滴。然而,正是一花一草使森林生机盎然,正是一点一滴使大海汹涌澎湃。文章典籍的高楼大厦固然是文字词语的一砖一瓦垒筑,标点符号一沙一石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读书看报应求甚解,佳妙之处欣赏分析。如此日积月累,即能文思渐进,文采渐进,学识渐进,学养渐进。
    《大语文小知识·你不能不知道的标点故事:标点,跳动的文字音符》以幽默生动的语言风格展现了表点符号的发展与作用,以古今贯通、考证与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呈现标点符号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及特殊用法,融学术性、知识性于通俗性、社会性之中,以期拓展这一部分知识的社会接受领域。
展开
精彩书摘
    21古书标点第人——汪原放
    在我国古代,虽然有旧式句读符号,但写文章和印书绝大部分是不加句
    读符号的,既不断句,也不分段。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逐渐兴起,逐步使
    用新式标点,起初也只是用于新出的书刊杂志,至于古书还是照旧,既不用
    新式标点,甚至连旧式句读符号也不用,原来没有标点分段的,照原样印出
    ,依然是眉毛胡子一大片。这就好像一条裤子有两条裤腿,一条是西式的,
    一条是中式的,很不协调。直到1920年亚东图书馆出版了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的《水浒传》,这种睛况才有了逐步改变。
    第一个用新式标点符号给中国古书标点的人,是安徽绩溪城的汪原放。
    汪原放生于1896年,5岁丧父,只念过7年书,经过刻苦自学,博览群书,学
    识渐增,青年时期古文已相当精通,英语口语也不错。他13岁就进了叔父汪
    孟邹创办的芜湖科学图书社当学徒,16岁到上海协助叔父开设亚东图书馆,
    从事古典文学整理和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汪原放的叔父汪孟邹是前清秀才
    ,早年曾随其兄汪希颜(汪原放之父)在南京陆师学堂学习,不久,汪希颜病
    故,汪孟邹返回家乡做了几年私塾教师。1903年,汪孟邹到芜湖开设书店,
    叫“科学图书社”,后来又在上海群益书社内设立了分销处。群益书社是湖
    南人陈子沛、陈子寿兄弟主持的,资金比较雄厚,五四时畅销的《新青年》
    即由该社总经销。1913年汪孟邹的科学图书社歇业,便又在上海创办了后来
    很有名的亚东图书馆,并将原来在芜湖老店当了三年学徒的汪原放调到了上
    海。从此,汪原放就在亚东图书馆任职达四十多年。在整理古典文献中,汪
    原放体会到古文没有标点符号给读者带来的诸多不便,有时还会产生理解上
    的错误,于是,他决心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白话文,曾有一股读古典白话小说的热潮,当
    时研究古典白话小说的风气也很浓。于是,亚东图书馆顺应新潮流,采用新
    形式出版了一套古典白话小说的标点本。在此之前,各书店所出的旧小说大
    都是布函线装的石印小字本,每回文字都是密密麻麻地直书到底,只有圈点
    ,概不分段。亚东版的古典小说每句都加新式标点符号,分段较多,版面也
    较宽疏,在当时的确给人以“面目一新”之感。其时,印刷厂还没有新式标
    点符号铅字,由群益书社的陈氏兄弟发起自铸铜模帮助解决。当时新式标点
    符号正在酝酿之中,使用还很不普遍,懂得新式标点符号的人很少,汪原放
    曾在上海青年会上夜校补习英文,学习过新式标点符号,便理所当然地担任
    了此项工作。汪原放用新式标点符号标点的第一部古典小说就是《水浒传》
    ,时为1920年,这是我国古书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第一部。这种行动不但是
    敢于创新,而且是勇于向旧势力挑战,在中国出版史上无疑是有开创作用的
    。汪原放的工作虽不能说是尽善尽美,但其首创大功不可没。
    此后,北平文化书社也出版了一些加新式标点的古书,但基本上都是小
    说传奇笔记之类。1928年,上海出版了新式标点符号的《史记》,才为标点
    其他经史古籍开创了先河。
    亚东出版的古典白话小说标点本,先后共出了16种,其中前10种都是汪
    原放标点的,有《水浒》(1920年8月)《儒林外史》(1920年11月)《红楼梦
    》(1921年5月)《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续集》《镜花缘》《儿女英
    雄传》《海上花》《老残游记》等。另外,汪原放之兄汪乃刚标点了《醒世
    姻缘传》《宋人话本七种》和《今古奇观》,汪原放之妹汪协如标点了《官
    场现形记》和《十二楼》,俞平伯标点了《七侠五义》,该书原由俞曲园在
    《三侠五义》的基础上重加修订增补改为《七侠五义》,再由其曾孙俞平伯
    加新式标点问世。
    汪原放对标点古书的工作十分热心而又极其认真,每种书籍都要校对12
    遍以上。《红楼梦》亚东本初版,汪原放不仅做了分段和标点工作,而且还
    反复进行了校改。过了不久,亚东初版本的许多毛病暴露了出来,汪原放决
    心依据当时最新发现的版本不厌其烦地再次进行了校改。到1927年11月,汪
    原放“乘着八版的机会”“把旧版子毁了”,终于完成了重印新版的心愿,
    这就是《红楼梦》亚东重排本。重排本改正了原来的标点错误、分段不当、
    校斟不精、错字不少等多种毛病,而且特地写了《校读后记》附于书前。
    汪原放标点的古典白话小说,前面大都有胡适的考证、序或引论。《水
    浒》前边就有胡适的《水浒考证》,一文,开头一段说:“我的朋友汪原放
    用新式标点符号把《水浒传》重新点评一遍,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这是
    用新标点来翻印旧书的第一次。我可预料汪君这部书将来一定要成为新式标
    点符号的实用教本,他在教育上的效能一定比教育部颁行的新式标点符号方
    案还要大得多。”1920年11月,亚东出版的汪原放标点本《儒林外史》卷首
    有胡适的《吴敬梓传》,文虽仅2000字,但却是近代学人所写的第一篇《吴
    敬梓传》。
    汪原放标点的《红楼梦》在红学版本史上称为亚东本,亚东本《红楼梦
    》的出版,标志着新红学的发端。这样说来,汪原放为《红楼梦》的研究也
    有一定贡献。胡适的第一篇红学著作——《红楼梦考证》,当初就是作为这
    部号称“科学方法整理”的亚东本《红楼梦》的代序出现的。所谓“科学方
    法整理”指的是汪原放标点前的校读整理工作。亚东本《红楼梦》系白报纸
    32开本,精装本为3册,平装本为6册,正文每面12行,每行36字。均加了新
    式标点符号。重排本书前除附载程甲本中的程伟元原序外,还有三篇重要文
    章:一篇就是作为代序的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另一篇是陈独秀的《红楼
    梦新序》,还有一篇是汪原放的《校续后记》及《标点符号说明))c胡适在
    代序中说:tt这件事在营业上是一件大牺牲,原放这种研究精神是我很敬爱
    的,故我愿意给他做这篇新序。”亚东本是五四运动最早tt加新式标点和分
    段”的《红楼梦》版本,尽管有许多失误之处,但其意义是重大的。
    对于汪原放的工作,鲁迅先生也是有公正评价的:“他的标点和校正小
    说,虽然不免小谬误,但大体是有功于作者和读者的。”(《热风(望勿“纠
    正”)》)鲁迅先生在《为半农题记(何黄>》后作(《华盖集续编》)一文中还
    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以为许多事是做的人必须有这一门特长的,这才做得
    好。譬如,标点只能让汪原放,做序只能推胡适之,出版只能由亚东图书馆
    ;刘半农,李少峰,我,皆非其选也。”汪原放是当时文化界公认的古书标
    点专家,其工作在文化出版史上无疑是具有重要地位的。
    有一桩现代文坛上的逸事因和汪原放有点关系值得一提。亚东老板汪孟
    邹曾和蒋光慈是至交。因为这个缘故,汪原放自然也成了蒋光慈的至交,蒋
    光慈的许多作品都是由汪原放主持在亚东出版的。1931年,蒋光慈病逝于上
    海同仁医院,丧事是亚东的汪孟邹、陈啸春料理的。蒋光慈逝世后的版税也
    一直由汪原放寄给安徽六安蒋光慈的遗族,其遗嘱也由他们叔侄二人长期保
    存。
    亚东版古典小说由于胡适的考证和汪原放的新式标点在当时文坛上产生
    了很大影响。《语丝》周刊四卷十六期(1928年4月16日出版)曾刊发育熙的
    《示众》一文,写到亚东本在当时的风行和各地书商群起效尤的情形,文中
    写道:“自从汪原放标点了《红楼梦》《水浒》,为书贾大开了一个方便之
    门,于是一些书店掌柜及伙计们大投其机,忙着从古纸堆里搬出各式各样的
    书,都给它改头换面,标点出来,卖之四方,乐得名利双收。”文章揭露了
    许多滥竽充数者之后又说:“平一心而论,标点家如果都象汪原放那样对于
    书的选择及标点的仔细,自有相当的功劳;若仅以赚钱为目的而大拆其烂污
    ,既对不住古人,又欺骗了读者,虽不说应处以若干等有期徒刑,至少也应
    以杖叩其胫,惩一儆百,以免效尤的。”这篇文章发表时鲁迅曾加按语予以
    肯定。
    顺便要说的是,汪原放的叔父汪孟邹在五四时代曾是陈独秀的挚友,曾
    协助陈独秀出版《新青年》,《新青年》起初叫做《青年》,称《新青年》
    是后来的事,创刊号就是由汪孟邹介绍在群益书社出版的,时间是1915年9
    月15日,陈独秀还在创刊号上发表了创刊词《擎告青年》。
    1953年,汪原放叔父病故,亚东图书馆由汪原放主持实行公私合营。汪
    原放于1963年退休。晚年汪原放还为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分段了罗贯中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1980年4月,汪原放病逝于上海,终年83岁。
展开
目录
沧桑步履
1  从句读说起
2  新式标点的诞生和推行
3  古老的句号
4  问号的由来
5  叹号的发明和引进
6  逗号是怎么来的?
7  顿号的身世
8  众说纷纭话分号
9  冒号的来历
10  引号的演变
11  形形色色的括号
12  破折号小史
13  省略号的名称和形式
14  着重号的改造和统一
15  《新华字典》定名的两种标点符号
16  书名号的统一
17  专名号溯源
18  倡导新式标点符号的功臣
19  鼓吹新式标点的大将陈望道
20  鲁迅和新式标点符号
21  古书标点第一人——汪原放
22  谁是使用新式标点第一人?
23  第一个介绍新式标点的中国
24  切音运动和新式标点符号
25  《新青年》和新式标点符号
26  一场“大仗”
27  重视标点书写位置第一人
28  最早使用新式标点的白话报
29  标点符号是从外国来的吗?
30  胡怀琛的贡献
轶闻揽趣
1  林琴南的困窘
2  名家不识标点为何物
3  “要忠于作者原意”
4  没有标点的麻烦
5  标点也帮不了忙
6  乐官怎么会只有一只脚
7  祝枝山的玩笑
8  下雨天,留客天
9  标点与遗产
10  老吏施奸害英榭
11  断句标点选佳婿
12  阿凡提智用标点
13  标点救了一条命
14  柳宗元要求胡怀琛更正道歉
15  不着标点的歧义联
16  一半是标点的小说
17  只有标点的“处方”
18  南开校长以“逗”明志
19  标点——斗争的武器
20  不着一字的标点联
21  乔大壮的标点联
22  千钧之重的标点
23  一诗巧改文体变
24  标点与空格
25  标点的感愤
26  记录历史的印记
27  多亏了这个书名号
28  三个字、三个标点的书信
29  布拉果夫的绝技
30  龙果夫的误会
31  省略号的愤慨
32  为了一个逗号
33  雨果与出版商的信
34  冯达诺请人寄标点
35  剧中人物竟是两种标点
妙思品珍
1  三个标点的《自传》
2  伟大的“?”、“!”、“。”
3  幽默风趣的括号
4  人生道路上的标点符号
5  标点为喻撰妙语
6  一封短信酿佳作
7  标点代文见深意
8  关于问号的诗
9  只改动了两个标点
10  标点变换用意深
11  一点一逗总关情
12  鲁迅笔下的“——”
13  别寓深意的“用黑点为记”
14  题末标点意味无穷
15  无标点言辞的深意
16  用在句首的点号
17  空缺的表示与情味
18  “…”的是与非
19  以无胜有,出神入化——叶圣陶约勘中几种标点的妙用
语林采珠
1  标点入题意趣深
2  简洁传神的问答
3  标点符号的表意功能
4  不可小看的逗号
5  切莫轻看重文号
6  藏而不露的标点为题
7  半截子话该用什么标点
8  为了一“点”
9  名人话标点
10  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有说法
11  标点符号的编外成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