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写作基础》:
二、常用的说明方法
1.定义和诠释。
定义说明是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说明事物的一种方法。一个定义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被定义者”,即要明确的概念;另一部分是“定义者”,用来揭示被定义者的内涵的概念。如数学的定义为“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动物的定义是“以有机物为食料,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的一类生物。”
诠释说明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全面或若干侧面的阐释和解说。它常常用于对定义的一种补充和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展开的解释。
诠释说明常与定义说明结合起来,可以使读者对事物有概括的认识。例如“雪线”的定义为“终年积雪区域的界线”。这个定义对于读者了解雪线是远远不够的,因而紧接着运用诠释说明:“雪线的高度一般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赤道附近,雪线约高五千米。两极地区,雪线就是地平线。”又如消息《金丝小枣增产》就对金丝小枣进行了诠释:密云小枣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核小、皮薄、肉厚、糖分大和无虫蛀而受到国内外市场的一致欢迎。熟果掰开后,还能拉出二寸左右的金黄色的粘丝,故名金丝小枣。
2.分类和比较。
分类说明是把比较复杂的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和范围,分成几点和几个方面,然后再分别加以说明介绍的方法。运用分类说明的方法,是为了使说明对象的种属明确,使它的归类趋于科学,便于读者了解把握。这种分类的方法,一要对等,即划分要求采用同一标准;二要包举,分类时不能遗漏有失周全。
分类说明在具体运用中有两种分类法:一为“简单分类法”,即把复杂的事物,大略划分为很粗的几类。二为“详细分类法”,即把说明的事物,按种属关系分门别类地加以详细区分,作细致缜密的说明。采取何种分类法,视具体内容而定。
比较说明是运用同类事物或不同事物跟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的方法。事物经互相比较而见其特征,分出高下优劣。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说明一些复杂的事物,介绍鲜为人知的科学现象时,直接的解说有时令人费解,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一下,让人通过接近联想而化难为易,变生为熟。
比较说明的方法,具体来说有下面三种情况:
一是同类事物相比。如《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就是将印刷技术进行比较——雕板印刷与活字印刷在质量、速度、工效和物力上的比较,见出事物的优劣。
二是不同类事物相比。如《眼睛与仿生学》就是将人眼与照相机这两类不同的事物作比较,说明人眼和照相机的不同之处。
三是同一事物本身前后情况的比较,这是一种“纵向”的比较,强调的是事物在时间发展阶段上的变化。如《人类的出现》一文,就是把人类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古猿,二是猿人,三是古人,四是新人,通过不同阶段的比较,就使人们了解了人类不同时期的特点。
3.比喻和比拟。
比喻说明即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为了把复杂的事物和抽象的事理说得具体、浅显、形象、生动,往往采取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比喻之法。如《食物从何处来》在介绍绿色植物的“自养”途径时,把根毛比作“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把茎比作“运输干线”,把叶子比作“食品工厂”,把叶绿体比作“合成车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