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同仁告诉我一个数字:根据社会学家的调查,不良青少年的成因,100位之中有39位自认为是因母亲的唠叨造成的。这个数字真是令人吃惊,也让我们猛省“唠叨的可怕性”。到底,唠叨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就是从嫌弃来的。我常开玩笑说,“嫌”字是女字部首右边加个兼,似乎意谓是妇女的副业。你看作妈妈的,通常都比较会嫌弃自己的孩子或丈夫。因为,一般说来,妇女身体比较柔弱,打架常常输给人,跑也跑不过人,追又追不上人,一点办法都没有,自然选择用“嫌”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了。不达目的就不停的嫌弃,不就是唠叨了吗?由此看来,“嫌弃”应该只是一件小小的毛病,但久而久之,它却能造成难以估计的伤害。
一次、两次的嫌弃,它的伤害可能微乎其微;但是,经常被嫌弃,其伤害的后果却令人害怕。就好比一个人缝衣服的时候,偶尔被针刺到,痛人心扉,啧啧有声;可是,不到三分钟,他又继续缝缝补补了!被针刺一下没什么大问题,但如果他每次缝衣服都被刺到,不需几次,他可能就要放弃,视缝衣服为可怕的事了。同样的道理,不论我们做什么事,若是经常被人嫌弃,就会失去乐趣、冲劲或耐心。你看,医生为病人打针是为了医治病人,可是若技术不好,左挑右刺,试了多次还找不到血管,弄得病人几乎精神崩溃;第二天当病人再看到那位医生来打针 时,可能就吓得双手发抖、脸色发白了。虽然不至于死, 但是却能令人胆战心惊!不是吗?同样,为了爱,一直嫌 弃所爱的人,同样能叫他灰心丧志,急着从你面前逃离, 能说不可怕吗?
比较而言,批评或责备比嫌弃造成的伤害就更大了。你看,这“批”字是用手比也,但批的效果却有如“批其颊”一词所说的:有扇打的意思。“评”字是言字旁加平字,这是用语言来评比,比一比高下的意思。由此观之,批评就是用言语或动作来比较、修理他人。看起来并不会造成什么大伤害,如小朋友所说:“骂又不会死!”但却能叫人大失面子,自尊心受严重的伤害。如果经常受到这种伤害,或是因伤害太严重,长年累积在心里,不断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就会成为很情绪化的人了。
至于批判就更严重了,“判”字是用刀子把他分成两半,正像俗语说“刮人胡子”或“拿人开刀”,就是批判人的意思,有如动刀在修理人,自然令人人讨厌,岂是小事?以刮胡子来说,这件事虽然简单,但从前男士理发时,人人都知道要挑个比较会刮胡子的师傅,因为让手艺好的师傅刮起胡子来是一大享受,能叫人舒服得恬然入睡;若技术不好却可能刮破脸皮,让人隐隐作痛。有医师执照的人,是不准为人开刀的。若随便拿人开刀,闹出人命就要负刑事责任。即使是外科医生,在手术之前,还要病人签手术的志愿书,为什么?医师也没有绝对的把握呀!
然而,当我们在批判人、“拿人开刀”时,可曾仔细想过:自己学过心理学这门功课吗?有心理医师的执照吗?对方的症状经过仔细检查了吗?对方可曾同意你为他“开刀”呢?冒冒失失的拿人“开刀”,若开错了刀怎么办呢?我们可清楚失败造成的结果?然而,许多人却经常在毫不考虑的状况下,勇敢的、义正辞严的拿所爱的人来“开刀”,若不幸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怎能心安呢?再说,就算你“刮人胡子”是因着爱,但是因为技术差劲,竟然刮破对方皮肉,带给对方痛苦,难道是你愿意看到的吗?
记得在升学班的时候,考试少一分就打一下,有谁故意考坏,为了要挨打呢?有时只是一不小心、心情不好、生病,或是前晚没睡好种种原因才考不好的,挨打实在不公平。皮肉之伤不久就可痊愈,疼痛几天就消失了,但是一想到这些事,心中仍然会忿忿不平,这就是情绪伤害呀!
记得在上小学时,有一次在操场举行游行的练习,指挥的老师在司令台上大喊一声“向左转”,我却向右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