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英语中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中级笔译辅导教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13027079
  • 作      者:
    杨永平总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内容介绍
    《中级笔译辅导教程(英语中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共分16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围绕一两个翻译技巧,通过大量的例句进行分析,揭示翻译的基本规律,阐明英汉两种译文在词法、句法上的异同,帮助读者切实提高笔译能力。英译中部分的课本例句译文1选自中级《笔译》教程,译文2为《中级笔译辅导教程》编者提供的译文,读者可以从多种译文中比较学习,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觉。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br>1.课文译例分析,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例句,详细解某一种技巧,使读者深刻理解,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br>2.译例精解,紧扣上下文的某一技巧,提供大量典型例句,条分缕析,在表达上做文章、下工夫,力求防止“翻译腔”的通病。<br>3.句子翻译练习。为了让读者活学活用,每单元均精挑细选一二十和例句,供读者课后自行练习。读者尽量运用所学翻译技巧,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再对照参考译文,以此练习巩固翻译方法,达到熟能生巧。<br>4.段落翻译练习,所选段落题材广泛,难度适中。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需要日积月累,孜孜不倦的操练,才能学有所成。
展开
精彩书评
    编者的话<br/>本书是为了满足“上海市英语中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应试培训的实际教学需要而编写的,是应试培训推荐教材《翻译教程》的配套辅助教材,供担任培训教学的教师和参加培训的考生使用,也可供学习翻译的学生以及爱好翻译的英语自学者使用。<br/>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和世界的合作与交往日益增多,英语这门语言作为必不可缺的交流工具,已经成为中国联系世界的纽带。因此,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转换,即英汉、汉英翻译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然而,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转换。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存在着较大差异,反映不同的文化,翻译作为两种机制的转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br/>本书第三版的编写以原辅导教程为基础,对文章中的翻译重点、难点和翻译技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结和归纳,同时又提供了大量的实例以及句子和段落翻译练习,以期能帮助读者了解翻译的规律、掌握翻译方法,并能够举一反三,进而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br/>本书的特点包括以下四点:<br/>1.翻译理论的介绍简约明了,汇集翻译实践与教学实践的经验和总结,而翻译技巧不求面面俱到,对读者容易忽视和难以掌握的技巧多加说明讲解,具有实用价值。<br/>2.实例覆盖面广,既讲解练习翻译技巧,又使读者接触了解到英美文化、社会现状,大大扩大了读者的视野。<br/>3.篇章编排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由课文人手,重点分析总结翻译技巧;添加大量实例,加强对技巧的认识;然后由句到篇,有效巩固翻译技巧。<br/>4.翻译技巧和练习应用相结合,熟悉翻译技巧有助于读者有意识地跳出硬译和死译的框架限制,摆脱英式汉语或汉式英语。同时,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通过诸多练习帮助读者牢固掌握翻译技巧,并且能够在翻译中灵活运用,切实提高翻译技能。所有的练习均附有参考译文,直观明了,供读者参考。<br/>目前,翻译学习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实践少,二是翻译技巧的运用不够灵活。本书的编写正是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配合一种翻译方法,提供大量与英美文化、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既能使读者精要地了解翻译理论和技巧,又能在实践中训练巩固技巧,加深对于理论的认识。《中级笔译辅导教程》提供的练习由浅人深、循序渐进,使读者能牢固掌握翻译技巧,又能够在处理各种题材和不同篇幅时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愿本书能对担任教学的教师和参加培训的学员及自学者有所帮助和启示。<br/>本书的编写内容引用了极少部分英语中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翻译教程》中的课文原句,为了说明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翻译技能,笔者在原译文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各种不同译文,并从总结翻译方法的角度提供译文讲解。编者从例句体现的翻译方法人手加以总结,并从实际的角度对不少原句提供多种译文,使学生能够拓宽思维、举一反三。需要说明的是,翻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欠妥和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展开
目录
    Unit  1  American: the Land and the People<br/>Unit  2  The System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br/>Unit  3  A Mixed Economy: the United States System<br/>Unit  4  Shakespeare<br/>Unit  5  Henry Ford and the American Automobile<br/>Unit  6  The American Attitude Toward Mannual Labor <br/>Unit  7  Some Observations on Doing Business in China <br/>Unit  8  Help ! I Can't Cope ! <br/>Unit  9  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br/>Unit 10  中美经贸发展和中美关系 <br/>Unit 11  拥有私家车不是梦 <br/>Unit 12  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br/>Unit 13  亚太经合组织和中国<br/>Unit 14  世界兴起“汉语热”<br/>Unit 15  上海大剧院<br/>Unit 16  关于克隆人的争议<br/>练习参考译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