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这」、「那」的指示功能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689486
  • 作      者:
    王道英著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作者简介
    王道英,女,四川简阳人。2000年获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
展开
内容介绍
    指示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汉语中最常见、最典型、最复杂的指示词语是“这”和“那”类指代词。在以往的语用学研究中,篇章指示被认为是不典型的“指示”。但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篇章指示有着特殊重要性。本文运用“指示”理论和“衔接”理论重新对汉语“这”与“那”类指代词进行分类。同时以大量真实文本为语料,详细探讨“这”、“那”指代词在情景语境中的手势和非手势指示、上下文语境中回指、预指等现象的规律或倾向性规律。全文共分七章。<br>    第一章绪论。本章简要介绍了语言中的指示现象,以往的研究及研究现代汉语篇章中“这”、“那”类指示的必要性,本研究的目的。同时指出本文立论依据和具体研究方法。<br>    第二章指示类型。本章以西方“指示”理论和“衔接”理论为基础,重新对现代汉语“这”、“那”类指代词在篇章中的指示进行分类。<br>    第三章直接指示。本章研究“这”与“那”在非语言环境中的手势用法和非手势用法、象征用法理论,分析现代汉语中“这”与“那”类指代规律。<br>    第四章回指(一)——显性回指。本章主要研究先行词在前,回指项在后,先行词和回指项共指的显性回指。<br>    第五章回指(二)——隐性回指。本章主要研究先行词在前,回指项在后,先行词和回指项之间非共指的隐性回指。<br>    第六章 预指。本章主要研究先行词(被指代项)在后,回指项(指代项)在前的“这”与“那”类指代词的预指规律。<br>    第七章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书面语语料中“这”与“那”类指示在语言环境、非语言环境中的考察,总结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
目录
序<br>内容提要<br>Abstract<br>第一章 绪论<br>1.1 研究的对象<br>1.1.1 语言中的指示现象<br>1.1.2 汉语中的指示词语<br>1.2 以往的研究<br>1.2.1 西方学者对指示的研究<br>1.2.2 汉语界学者对指示的研究<br>1.2.3 小结<br>1.3 研究的思路<br>1.3.1 研究的角度<br>1.3.2 研究的特点<br>1.3.3 研究的具体方法<br>第二章 “这”、“那”指示类型<br>2.1 以往的分类<br>2.1.1 指示词语的传统分类<br>2.1.2 菲尔墨对指示用法的分类<br>2.1.3 列文森的非回指用法和回指用法<br>2.1.4 夸克等显性回指和隐性回指的分类<br>2.1.5 Buhler区分的回指和预指<br>2.1.6 陈平的分类<br>2.2 本文的分类<br>2.2.1 分类的必要性<br>2.2.2 指示的类型系统<br>第三章 直接<br>3.3 手势直接指示<br>3.1.1 指物手势型直接指示<br>3.1.2 指人手势型直接指示<br>3.1.3 指地点手势型直接指示<br>3.1.4 指动作手势型直接指示<br>3.2 非手势型直接指示<br>3.2.1 时间指示<br>3.2.2 地点指示<br>3.3 小结<br>第四章 回指(一)——显性回指<br>4.1 名词性回指<br>4.1.1 有指称距离的名词性回指<br>4.1.2 指称距离为零的名词性回指 <br>……<br>第五章 回指(二)——隐性回指<br>第六章 预指<br>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br>参考文献<br>附录1:语料字数和“这”、“那”出现频率统计<br>附录2:“这”、“那”指示类型的语料标记集<br>附录3:“这”、“那”指示类型分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