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审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2614565
  • 作      者:
    骆峰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编辑推荐
    本套丛书仅就汉语中的交际礼仪用语、地名、色彩词、流行语等几种词语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我们在探讨中,既重视这些词语与传统文化的多种内在联系,语义演变与社会历史变化的关系,同进,也很重视这些词语在现代社会使用中所发生的许多新变化。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信息时代,带来许多网络流行语,校园里活跃着新一代年轻人,也涌现出一些校园流行语。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城市的履行和建设迅速拓展,带来许多新的地名、路名,新的居住区名的称谓语、交际语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色彩词也产生了许多新的语义。——所有这些随新时代、新文化、新潮流而涌现新词语或新的语言文化内涵,在在这套小丛书中得到了较多反映。
展开
作者简介
    骆峰,女,1964年11月出生,祖籍湖南。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承担或参与高校、国家委、国家语委、国家汉办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近十年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br>    著述:<br>    《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审视》(独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br>    《语言学概论自学辅导》(合著) 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br>    《交际与口才》(合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br>    《大学应用写作》(合著) 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br>    《现代交际的技巧和语言艺术》(合著)中国物资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br>    论文:<br>    《小议潜台词的听解》《语文建设》2000年第3期<br>    《临武街头话助词“喋”和“嘎”》《语言论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br>    《“动+工具宾语”与动词的类》《芝兰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br>    《从受话反应看口语表达中的权势差异》《语文建设》1998年第6期<br>    《角色·交际·语言》《语文建设》1997年第5期<br>    《服务行业招呼语的使用》《语文建设》1997年第1期<br>    《礼貌语言的表述与回应》《语文建设》1996年第10期<br>    《礼貌语言与信息传递》《语文建设》1996年第5 期<br>    《礼貌程度与表达方式》《语文建设》1996年第3期<br>    《貌合神离的答非所问》 《语文建设》1995年第9期<br>    《问话的艺术》《语文建设》1995年第6期<br>    《交际中他称的使用》《语文建设》1994年第2期
展开
内容介绍
    《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审视》引领读者对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内涵作一探究,书中包括:汉语色 彩词的产生和发展、汉语色彩词的社会文化内涵、色彩词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色彩词与中国现代社会文化等四章。
展开
目录
    总序<br>    引言<br>    第一章 汉语色彩词的产生和发展<br>    第一节 色彩词与多彩的世界<br>    第二节 色彩词与古代印染技术<br>    第三节 色彩词与美丽的陶瓷釉彩<br>    第四节 现代汉语中的色彩词<br>    第二章 汉语色彩词的社会文化内涵<br>    第一节 “黄”的社会文化含义<br>    第二节 “红”的社会文化含义<br>    第三节 “青”的社会文化含义<br>    第四节 “白”的社会文化含义<br>    第五节 “黑”的社会文化含义<br>    第三章 色彩词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br>    第一节 五色与五行、五方、五德<br>    第二节 色彩词与服务中的尊卑观念<br>    第三节 色彩词与住行中的礼俗文化<br>    第四节 色彩词与艺术表现中的审美意识<br>    第四章 色彩词与中国现代社会文化<br>    第一节 红色——革命的象征<br>    第二节 绿色与环保意识<br>    第三节 色彩词与色彩信息<br>    第四节 时尚与流行色<br>    主要参考文献<br>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