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探索(代序)<br>句式和配价<br>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br>制约夺事成分句位实现的语义因素<br>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br>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br>主宾可换位供用句的语义条件分析<br>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br>转指和转喻<br>情态动词“能”在交际过程中的义项呈现<br>动名互转的不对称现象及成因<br>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br>跟副词“还”有关的两个句式<br>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br>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br>施事角色的语用属性<br>语序共性与歧义结构--汉语中若于歧义结构的类型学解释<br>汉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的类型学考察<br>汉语中的框式介词<br>词的意义、结构的意义与词典释义<br>用品类名物词的释义方式<br>从临时量词看词类的转变与词性标注<br>从“分析”和“综合”看《马氏文通》以来的汉语语法研究<br>附录:语言研究所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课题成果一览内容摘要
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1999年起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重点课题。这里收录的文章是从以上成员自1999年以来发表的文章中选取的,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br> 句式和动词<br> 词类和典型范畴<br> 语法中的转喻和隐喻<br> 语言的主观性<br> 动态浮现语法<br> 语言类型学<br> 词义和词典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