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汉语的结构和句子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412981X
  • 作      者:
    杨德峰著
  • 出 版 社 :
    敎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详细考察了述补结构的自由和粘着问题;分析了“动+趋+了”和“动+了+趋”在句法功能上的差别;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用于将来的“动+了+趋”消亡的轨迹,发掘了该用法消失的原因;利用汉语中介语语料库,通过对朝鲜语母语的学生习得趋向补语的偏误进行分析,构拟出了朝鲜语母语的学生习得趋向补语的顺序。第二章主要对副词从句法功能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第三章考察了表示概数的“多”和“来”分布上的异同及影响分布的因素,详细描写了数词“一”使用中的省略情况,并对数量重叠式“一A一A”和“一AA”进行了全方位的对比分析。第四章讨论了述语和补语之间的易位现象和易位句的特点,详细考察了连动句和兼语句的否定情况、“把”字句中状语的位置及以及重音和句义问题,分析了重音对句义的影响。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由趋向动词组成的述补结构<br>第一节 趋向述补结构的自由和粘着问题<br>1. 引言<br>2. 单音节趋向动词作补语的述补结构<br>3. 双音节趋向动词作补语的术补结构<br>4. 结语<br>第二节 “动+趋+了”和“动+了+趋”<br>1. 引言<br>2. “动+趋+了”和“动+了+趋”的语法劳动<br>3. “动+趋+了”和“动+了+趋”意义上的差别<br>4. 结语<br>第三节 用于将来的“动+了+趋”<br>1. 引言<br>2. 用于将来的“动+了+趋”的分布情况<br>3. 近代汉语中用于将来的“动+了+趋”<br>4. 用于将来的“动+了+趋”消亡的原因<br>第四节 “动+了+趋”中的“了”<br>1. 引言<br>2. “动+了+趋”中的“了”的语法意义<br>第五节 以朝鲜语为母语的学生习得趋向补语的顺序<br>1. 引言<br>2. 语料及考察项目<br>3. 初级和中级阶段的习得情况<br>4. 初级、中级阶段习得情况比较及习得顺序构拟<br>5. 结语<br>第二章 副词由副词组成的状中结构<br>第一节 副词的功能分类<br>1. 副词分类概况<br>2. 能修饰形容词性成分的副词的分类<br>3. 不能单用的副词可以分为能修饰体词性的和不能修饰体词性的<br>4. 不能修饰形容词性成分的副分的分类<br>5. 结语<br>第二节 副词作状语带“地”问题<br>1. 引言<br>2. 副词作状语带“地”不带“地”的情况<br>3. 重叠式副词作状语多能带“地”的动因<br>4. “地”的作用<br>5. 结语<br>第三节 从复句的构成及偏误分析等角度看副词的篇章功能<br>1. 引言<br>2. 从复句构成角度看副词的篇章功能<br>3. 从语篇的角度看副词的篇章功能<br>4. 从偏误的角度看副词的篇章功能<br>5. 结语<br>第四节 副词修饰动词性成分形成的结构的功能<br>1. 引言<br>2. 副词修饰动词性成分形成的结构的功能<br>3. 结语<br>第五节 副词修饰形容词成分形成的结构的功能<br>1. 引言<br>2. 副词修饰形容性成分形成的结构的功能<br>3. 结语<br>第三章 数词及数量结构<br>第一节 有示概数的“多”和“来”<br>1. 研究现状<br>2. “多”和“来”的分布情况<br>3. 结语<br>第二节 量词前数词“一”的隐现问题<br>1. 引言<br>2. 不能省略的“一”<br>3. 可以省略的“一”<br>4. 结语<br>第三节 数量重叠工“一A一A”和“一AA”<br>……<br>第四章 特殊句子<br>主要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