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盲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8003462
  • 作      者:
    滕伟民, 李伟洪主编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追溯了盲文产生的渊源和发展历史,论述了汉语盲文改革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搜集了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影响的各种盲文方案,汇总了正在使用和即将颁布使用的各门类符号系统,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史料最全、符号系统最完备的一部实用性盲文工具书。
  本书的出版,将有利于盲人教育事业和盲文出版事业的发展,将为盲人广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进一步平等参与与社会生活,共享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成果发挥应有的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四章 汉语盲文分词连写规则
    第一节分词连写在汉语盲文中的作用及基本原则
    分词连写,是汉语盲文独有的重要规则。要研究汉语盲文,必须研究分词连写规则;要掌握汉语盲文,也必须熟练地掌握分词连写规则。
    分词连写,是为了更准确清晰地表达语意,使盲人文字更加精密化、科学化的一种方法。所谓分词,即是把一个一个的词分开来写;所谓连写,即是按照盲文的特殊性,避免音节结构过于松散,便于摸读,将一些词连起来写。分词连写,必须遵循汉语语法、语言的逻辑性和音节长短程度的基本原则。
    盲文一词,只是相对于明眼人用的文字而言。汉语盲文,只是相对于汉语方块字而言,因为它们同属于汉语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一些语言学家曾对盲文和汉字的称谓作了科学的界定,称我国盲人使用的文字为汉语盲文,相对而言,称方块汉字为普通文字。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汉字不论是书写还是印刷品,都是不用分词的。盲文则不然。首先,盲文是一种触摸文字。盲人通过指尖触摸,感知文字的读音,同时理解文字的含义。其次,盲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拼音文字,盲人凭借指尖触觉摸读盲符,由符形表象传入大脑,形成文字的读音和词义的概念。再次,盲人特有的摸读心理和摸读习惯,制约着他们不能像明眼人阅读时那样,一目十行,而只能是一个盲符一个盲符地感知和摸读,不然,他们不仅不知所云,而且疲惫不堪。这三者决定了汉语盲文必须讲究和实行分词连写。
    分词连写是汉语方块字走向拼音化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汉字拼音化的历史,追根溯源,最早可以说是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来到中国之后,他曾用拉丁字母代替汉字注音。其后,则是1892年卢汉章的《切音新字》的出现。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套法定的拼音文字。自然,也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分词连写法。直到30年代《拉丁化新文字》问世后,盲文才突破了汉字的束缚,初步形成了汉语盲文分词连写的雏型。
    因此,创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康熙盲字”和诞生于20世纪初叶的“心目克明”盲字,都是不用分词连写的,它们只记录了每个汉字的字音,并不直接反映作为语言基本要素的词汇的语法关系。这是旧盲字的致命缺陷。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它们都未摆脱隶属于汉字的附庸地位,不具备独立的文字的品格,算不上一种健全的文字。
    1953年开始在全国推广的现行盲文,一改旧盲字的面貌,正式采用了分词连写法。这是现行盲文最突出的特点和最成功之处。自那时起,再经过长期实践探索、积累、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分词连写规则,这套规则的使用大体上可以反映出作为语言基本要素的词汇和语法关系,从而使汉语盲文从汉字的附庸的地位上升到了汉语的一种独特的触觉拼音文字的水平。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汉语盲文的渊源与发展
第一节 盲文的起源与发展
一、盲文的起源与演变
二、布莱尔及其盲文
三、布莱尔盲字的问世与传播
第二节 汉语盲文的产生与发展
一、汉语盲文的产生与发展
二、介绍历史上的几种汉语盲字
三、台湾、香港现行盲文

第二章  现行盲文
第一节 现行盲文的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现行盲文的产生
第三节 现行盲文的特点及作用
第四节 现行盲文方案

第三章  汉语盲文的改革历程
第一节 盲文改革的思潮
第二节 带调双拼与《汉语双拼音文》
第三节 汉语双拼盲文方案

第四章 汉语盲文分词连写规则
第一节 分词连写在汉语盲文中的作用及其本原则
第二节 分词连写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 各类词和词组的写法

第五章 盲文数学、物理、化学符号
第一节 盲文数学、物理、化学符号发展简史
第二节 数学、物理、化学基本符号
第三节 数学符号
第四节 物理学符号
第五节 化学符号

第六章  盲文音乐符号
第一节 盲文音乐符号发展简史
第二节 常用盲文音乐符号
第三节 声乐符号
第四节 器乐符号
第五节 几种常用的盲文记谱法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