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书不仅仅是中国历史文献资料的宝库,而且也是汉语言词汇的渊薮。史书所载,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其中词汇自然也是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史书词汇中为数众多的词语,有的时至今日还在使用,但也有很多今天已不使用。后者,其意义、用法通常可从各种语文性辞书中检寻获得,不过,因为辞书(包括大型辞书)漏收而至今不知其义的也复不少。对这些曾经出现于史书中,而至今尚未被各种辞书所收录的词语,有意识地进行搜集并加以考释,其工作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从小处说,它是一种拾遗补阙的工作,其成果将使当代大型辞书更臻完善;从大处说,它是事关正确释读古代文献、事关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继承问题的基础工作之一。从学术界目前研究该课题的现状看,应该说尚未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零星散见的考释史书词语的论文不是没有,但多属于读书札记性质的随文释义与纠谬正讹,明确地从语言研究角度出发,对史书词语进行考释的,就笔者所知,则仅有郭在贻先生《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琐记》、刘百顺先生《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札记》、方一新先生《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等寥寥几种;至于明确提出以辞书未收的词语为研究对象的,则似乎尚未见到。<br> 本书在对《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所谓前四史——进行通读普查的基础上,从中找出《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等普通大、中型语文辞书以及《史记辞典》、《汉书辞典》、《后汉书辞典》、《三国志辞典》等专书词典所漏收的词语,并试图综合运用文字、音韵、训诂诸学知识,尽量采取古注、旧训、异文、对文、方言俗语、同义连文、古音通假等多种可资比较互证的材料,对这些词语逐一加以考释。作者衷心希望,所考释的436个词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能为古代文献释读提供依据,为大型语文辞书的编撰提供参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