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撰写过艺术语言吐字发声和表达技巧的系列论文,论及文学语言的朗诵处理,有声语言的传情与审美等种种方面。在此基础上,《普通话语音学教程》写进了有关吐字发声的专门章节,在讲普通话语音规范性的基础上,又着重讲了用悦耳得体的语音传情达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这一点,即掌握吐字发声的艺术性。作者强调,语音规范是为了更好地传情达意,而后者尤其重要。这也是《普通话语音学教程》体现自己特色的一个专章。篇幅虽然不大,却提供了大量实践的朗读材料。这就是最后一章,“综合练习”。除了语音自测练习以外,编入了大量古今诗词和短篇选文。总的说来,全书提供的材料是生动而丰富的;但我认为,量似乎大了一些,因为毕竟时间有限。是不是需再精选一下呢?这要听教学第一线上同志们的意见,我就没有发言权了。作者同我提出若干有关技术和理论上的问题,比如词汇和语句中的变调,是不是标本调的问题,关于0ng、iong韵的归类问题等。这都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我同意她的想法。例如,作为语音培训教材,至少可将标变调作为一种变通办法。拘守本调,总是要加重学习者一些负担。又如ong,iong韵,把它们作为开口韵和齐齿韵,并不影响声韵母配合关系,还是按汉语拼音方案处理好,省得学习者绕不过弯子;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理论修养和审音的细心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