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语言的感知、理解与产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5513220
  • 作      者:
    桂诗春编著
  • 出 版 社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1991
收藏
内容介绍
      《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语言的感知、理解与产生》重点在第二章(研究方法)、第十章(语言理解)、第十一章(语言产生)。我所欣赏的,是第二章谈人和计算机的差异,第八章谈转换语法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的各节,因为这里阐明的是一般人既关心又不容易搞清楚的问题。
      读《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语言的感知、理解与产生》,并不能如同放舟三峡,顺流而下,倒有点像找寻黄河源头,需要一定程度的耐心和细心。原因是:一,《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语言的感知、理解与产生》的材料多,多就不好吸收。二,《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语言的感知、理解与产生》的材料新,新的东西往往不易理解。但是更重要的是,《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语言的感知、理解与产生》所介绍的一部分理论只是目前的一些假说,是否正确,还有待实验来证明。桂诗春同志明白这一点,所以在《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语言的感知、理解与产生》中,他所采用的常常是讨论式而不是宣言式的口吻。
      在中国,由于从事者不多,心理语言学研究进展得不快。作为热心的观众之一,我不能不为我们的神行太保喝彩助威:“前进,再前进!”
展开
精彩书摘
    1.2 为什么要研究心理语言学
    1.2.1 科学的探究
    人的言语中枢在大脑,但是大脑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装置,它是怎样指挥和控制人的发音和听觉器官,使之进行言语交际的,我们还知之甚微,而人的智能是怎样获得、储存、检索的,却始终是一个谜。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为了让计算机具有人的智能已经做了30多年的努力,但至今未获成功,还未有哪一个程序能够像人那样记忆事实、解决问题、推理、学习、处理语言。这倒不是因为计算机不如人脑,而是因为人们对智能是如何组织的,还不大明了。切斯和埃里克森(W.Chase &K.Erics-son)曾报告过一个事例: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按照认知心理学的原则训练他的记忆广度,然后让试验者以一秒钟一个数字的速度,向他展示81个随机的数字。最后他能一字不差地把它们全部说出来。这个大学生并非超人,他使用的是别人也有的能力,只不过这种能力是用特殊的方法训练出来的。(3)这个事例说明人的智能具有很大的潜力,如果我们能够探讨出它的心理过程,就可化腐朽为神奇。
    1.2.2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应用有着十分诱人的前景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人们是怎样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怎样进行智力活动的,我们就能改进他们的智力训练,使人变得更为聪明、更为能干。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怎样处理信息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而认知科学正是要探讨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认知科学正在被广眨地应用到计算机设计上面。
    心理语言学使人们加深对语言习得和语言运用的心理过程的了解,从而提高本族语和外国语的教学质量,固不待言;新一代能和人进行对话的计算机正在呼之欲出,而这都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分不开的。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1.1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1.1.1 语言和言语
1.1.2 心理过程
1.1.3 认知基础
1.2 为什么要研究心理语言学
1.2.1 科学的探究
1.2.2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应用有着十分诱人的前景
1.2.3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对其他科学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1.3 心理语言学的发展简史
1.3.1 胚胎期
1.3.2 孕育期
1.3.3 成长期
1.4 小结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基本原则
2.1.1 抽象分析的原则
2.2.2 可计算性的原则
2.2.3 信息处理的原则
2.2 实验方法
2.2.1 潜伏性数据
2.2.2 眼睛固视
2.2.3 口头报告
2.2.4 双耳试验
2.2.5 再现
2.3 建立理论的方法
2.3.1 扣除法
2.3.2 信息处理分析
2.3.3 计算机模拟
2.3.4 不确定性问题
2.4 统计手段
2.4.1 常模的建立
2.4.2 抽样的原理
2.4.3 控制的原理
2.4.4 无差别假设
2.5 小结

第三章 认知与语言的神经基础
3.1 神经系统
3.1.1 神经元
3.1.2 信息的神经表征
3.1.3 认知元的假设
3.1.4 认知的发展模式
3.2 大脑的组织
3.2.1 左右两半球
3.2.2 言语中枢
3.3 视觉系统
3.3.1 视觉细胞的神经编码
3.3.2 马尔的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知觉与注意
4.1 感觉记忆
4.1.1 视觉记忆
4.1.2 听觉记忆
4.2 注意与感觉信息处理
4.2.1 注意的模式
4.2.2 自动化
……
第五章 知识表征
第六章 知识的习得和提取
第七章 语言和通信
第八章 语言模式与语法分析器
第九章 意义及其理论
第十章 语言理解
第十一章 语言产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