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语言的感知、理解与产生》重点在第二章(研究方法)、第十章(语言理解)、第十一章(语言产生)。我所欣赏的,是第二章谈人和计算机的差异,第八章谈转换语法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的各节,因为这里阐明的是一般人既关心又不容易搞清楚的问题。
读《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语言的感知、理解与产生》,并不能如同放舟三峡,顺流而下,倒有点像找寻黄河源头,需要一定程度的耐心和细心。原因是:一,《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语言的感知、理解与产生》的材料多,多就不好吸收。二,《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语言的感知、理解与产生》的材料新,新的东西往往不易理解。但是更重要的是,《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语言的感知、理解与产生》所介绍的一部分理论只是目前的一些假说,是否正确,还有待实验来证明。桂诗春同志明白这一点,所以在《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语言的感知、理解与产生》中,他所采用的常常是讨论式而不是宣言式的口吻。
在中国,由于从事者不多,心理语言学研究进展得不快。作为热心的观众之一,我不能不为我们的神行太保喝彩助威:“前进,再前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