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始对藏古书发生兴趣,至今已逾廿载,其中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在这短短的20余年中,古书市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每次变化来临时,自己都没有能具有前瞻性地把握好,虽有得手,亦属侥幸,大多都有事后诸葛之叹。
1990年以前,古书价格同50年代没有太大区别,一部四、六本清版不过三五元钱,几十元一部的古书已属善本,百元以上都是珍籍了,与今日书价相比,恍若隔世。但话又说回来,当时也挣不了几个钱,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书从来都没有便宜过。当时,寒斋藏古书不满5000册,但自我感觉已十分自得。1993年,中国书店举办第一次古籍拍卖,也可以说是中国举办的“古籍第一拍”,书之底价,均是在门市价标后一律加一个零,并且还有的加了几十倍。当时认为这是对外国人的,国内买家也大多认为如此高价属痴人说梦。
1994年10月,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举行该公司第一次古籍拍卖,其价格基本比照中国书店,拍卖结果之成功令所有不看好之人大跌眼镜,而且买家基本都属国内,大多也不属藏书圈内人士。这种结果,对书界引起极大震动,认为读书人再难买得起古书了,甚至有些书友产生了不想再藏书的念头。我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今日之收藏古籍,已不同于以前,在经济大潮中,几乎任何门类的收藏都难以背离价值规律,集邮观念的转变就是一个最生动的实例。20世纪80年代初,集邮者均是以票票相换,以钱票交易为耻:20世纪80年代中期炒邮票大热,还是有许多集邮家发表大块文章极力批判,认为买卖邮票污染了集邮者的心灵:到20世纪90年代,炒邮票已同炒股票一样,可以整版地发表炒邮之技术分析了。那么古书是否也会走入这样的一个循环呢?既然古书具有文物性,而文物又具有其先天的经济价值,那么大量书圈以外的人士购买古书投资保值也就不足为怪了。
展开
我国素称文物之邦,历代遗留下来的古文物多不胜数,不仅可供我们稽考先贤制作之源,寻索其变化之迹,也是中华先祖精神之结晶、民族文化之表现。古代工艺的兴废,每与国运世变、政经发展有密切关系。举凡国家政治清明者,其制品必定精良;反之则不然。譬如汉唐陶器,其规模之宏大,远胜辽金。清代自嘉 庆以后,其瓷器之质亦远逊盛清康、雍、乾三朝。古文物之收藏现象亦是如此,灾年饥民,盛世文物,千真万确。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更强,民更富,收藏之风蔚然而起,作为中国人,我自豪;作为收藏家,我鼓舞.
中国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遗产,对这些国宝珍品,如何保存研究,如何出版陈列,借以发扬我国艺术与文化,实是我中国人之共同责任。今辽宁画报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分门别类逐年推出,无疑是对“藏宝于民”这个良策之喝彩,是应受到公众欢迎及支持的益事。
嗜古敏求,不独可以陶冶性情,更可从中领略到不少书本上所缺乏之实际知识。古文物经历千载朝代更迭与兴衰,欣赏之余,也感到人生造化,可使个人对于成败得失,处之泰然。此外,要成为一位快乐的文物鉴赏家,更须具有深厚涵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才能明辨真伪,详考文物之历史源流。
在此竞争之现代商业社会中,收藏及鉴赏文物无疑是一种无形的自我提升,也深具潜移默化之协调作用。从个人之亲身体验而言,我深感受用不浅,乐趣无穷。想来,“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的作者藏友们,大概也会有这般感受。
徐展堂
2001年4月于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