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发表的《闲话竹石》、《闲话松石》、《论置石》、《以云题名的古石》、《供石述旧》等拙作,都讲到或提到置石艺术。假如置石不当,收藏者成为仓库保管员,园林立峰成为孤零零的杂石。北京大观园、上海新泽源、上海沪太路奇石市场等地有大量园林立峰,为园艺工作者准备了物质条件。本文提供一些实例为建设高档次的园林作为借鉴,也为旅游者读园、<br> 读石提供一些线索。<br> 苏州留园的冠云峰瘦绝江南。笔者在《以云题名的古石》已作介绍。一峰为纲,起动网络。园外有冠云路,冠云楼饭店(三星级)等。园内以峰为中心,有冠云亭、冠云楼、冠云台、待云庵等等。特别是峰下的冠云沼,池水清澈,青莲飘香,金鲤戏水,微风峰影,更显动人。此为传统的以水衬石法。冠云楼,非楼也。黛瓦起脊,成为峰石的背景,峰和楼深浅明暗和高低横纵的明显对比。若蹲下拍照,峰高出楼顶,蓝天白云,更显得峰石高大凌空。岫云和瑞云(盛康后置)二峰退居两侧,并称姐妹三峰。还有箬帽等小峰穿插其间,形成峰石家族。又植松竹花草点缀其间,特别是攀岫云峰而上的百年枸杞,深秋挂红,油光锃亮的佳果,又是一番景色。冠云亭在西,六角攒尖式,戗角起翘,筒瓦覆盖,顶部饰以如意图案,寓意深刻。亭下曲<br> 径的地景有金蟾、天鹅、凤凰、梅花鹿等等,皆是吉祥之物。步入冠云楼内,“仙苑停云”匾为当代大家沈尹默所书,意思是说,这些云峰停留在此,宛若蓬莱仙苑与天堂胜景。正中间粉墙壁上嵌一块鱼化石,20多条15厘米左右的“中鲚鱼”,俗名“毛刀鱼”,有的觅食,有的闲游,有的嬉闹。还有龟鳖静观。静则静,动则动。一派生机盎然的远古景象。冠云沼之西有小亭“冠云台”,正方形,单檐歇山式,亭内匾额“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为苏局仙补书。(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其寓意深刻。)沼东有待云庵,庵西廊壁上有“白云怡意”、“清泉洗心”二方石刻。表达了主人参禅悟道之情。瞧!围绕一峰,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小桥流水,奇花异草;诗词歌赋,谈古论今;数峰高耸,错落有致;以水衬石,景色宜人;人间仙境,匠心而成;大家风范,千古留名;鉴赏名石,此处情深;解读古石,留园典型。<br> 上海豫园有玉玲珑,漏绝江南。上面浇一盆水,下面孔孔流泉;下面点一炷香,上面孔孔冒烟。明代后七子领袖王世贞考证,此峰为隋唐遗物。又被称为宋代花石纲遗物,明代褚昱嫁女给潘允亮的礼品之一。为运此石人城,特开小南门,至今传为佳话。此石原名玉华峰,为此,潘府在石北面建玉华堂。此峰北面临水,紧贴石背有一道粉墙,墙头黛瓦。在玉华堂前低观,石高于墙,显石硕大凌空;高处俯视,白墙如纸,石如画面。石下碧草如梳,拂拭水面。水中鱼翔,与冠云峰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是一处以水衬石的美景。<br> 水边立石者,还有保定古莲花池的太保峰,杭州苗圃的美人照镜,北京宋庆龄纪念馆(原醇亲王府)岁岁平安太湖石和穿云,南浔藏书楼莲池南岸啸石,浙江省博物馆仙女峰,同里退思园丈人峰,无锡寄畅园的美女峰,松江醉白池明朝张弼的廉石等等。还有西藏拉萨罗布林卡的立峰,这些水石相衬法置石,各有各的特色。<br> 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的瑞云峰,透绝江南,高高耸立在一个水池中间,四周散布十几方峰石,每方皆玲珑剔透,堪称湖石博物馆。西有古亭,北有老屋,花草无迹,乔木参天。此处原为乾隆年间织造府西花园,乾隆六次下江南驻跸于此。而今湖石景区,山水依旧。此峰能够躲过历次劫难,赖其硕大矣!对其历史,笔者已在《以云题名的古石》中介绍,不赘。像这样石立水中者,还有扬州个园的龙骨峰、福建福清市豆区园的百猴石、泉州开元寺的二石笋、广州海幢公园的猛虎回头、上海翊园的猴石、叶家花园的犀牛观天、洛阳博物馆白居易遗石、广州市药洲翁方翁仿米芾题名“药洲”,还有仙掌、钓磯、珠泉等千年遗珠,杭州刘庄刘学询题名“松岛长春”的立峰等等。圆明园中最高大的玲峰也在人工小岛上,四面有题刻,乾隆帝还写有《玲峰歌》。以上历史名石,人不能近,除玲峰无下落外,皆昂然挺立水中,得到保护。<br> 乾隆对临城雪浪石作了详细的考证,才得出此石不是苏翁原物的结论,理由有三:其一,以苏诗为凭,苏诗曰:“揭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还有“异哉炮石雪浪翻”。可见,苏石有炮石之用,而宋石如此之大,是不可能作为炮石的。其二,《墨庄漫录》中说苏翁的黑石白脉之石在定州,怎么能跑到临城去呢?其三,二十年前张若霭画的苏翁雪浪石图尚在。以上三点足以证明后雪浪石不是苏翁原石。而后雪浪石也是一方好石头,所以乾隆下旨将石运到定州置雪浪亭后。<br> 北宋韩琦与范仲淹领兵战胜西夏,1043年西夏请和,韩不久驻定州,在定州任上建筑众春园。以后不断扩建,《众春园图》中有韩苏祠、雪浪斋、雪浪石、古欢堂等。清朝定州众春园是皇帝行宫,康熙、乾隆、嘉庆等帝王多次驻跸众春园。乾隆写了许多歌咏雪浪石诗文。<br> 苏翁对“雪”字很有感情,他被贬黄州时,书斋名为“雪斋”。苏翁在定州得黑白二石之后书斋定名:“雪浪斋”。并写《雪浪石诗》:<br> 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br> 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br> 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br> 千峰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br> 揭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br> 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br> 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br> 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br> 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br> 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园山水聊心存。<br> 此诗二十名之长。丙寅年(1746)乾隆第一次和苏翁诗。诗中有“雪浪早已予思存”。可见乾隆早已知道雪浪石的故事了。紧接着又和诗一首,对苏翁高度评价“从来正人显后世,抚玩之余鉴戒存”。同时第三次和苏翁诗,乾隆已感到困难了,诗中有“此翁诗句岂易和”。乾隆诗兴大发,又和了第四首。乾隆庚午年(1750)再到定州第五次和苏翁诗。乾隆辛巳年(1761)第六次和雪浪石诗,诗中有“韩园修葺复旧观”,可见众春园又修过一次。乾隆辛丑年(1781)第<br> 七次和雪浪石诗,诗中说明后雪浪石移到定州。乾隆丙午年(1786)第八次和雪浪石诗,诗中有“况今原两芙蓉盆”。现在定州前后两方雪浪石,均存玉井芙蓉盆之内。乾隆壬子年(1792)第九次和雪浪石诗,而标题错写八迭苏东坡韵。从1746到1792年的四十六年中乾隆九次和苏翁一首诗,最后一次和诗,已经81岁高龄。由此可见苏翁《雪浪石诗》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也可以说明乾隆崇拜苏翁及其《雪浪石诗》。现录乾隆81岁时和诗一首。《乾隆壬子清和雪浪石八<br> 迭苏东坡韵》:<br> 坡翁豪兴如云屯,迭难用险称独尊。<br> 我今乃频迭至入,讵非见巧令智昏。<br> 昨辞恒山循驿路,翼日遂历中山村。<br> 村行复不廿余里,郡城洞开因入门。<br> 贤令祠虽不致谒,嘉其品行胥忠魂。<br> 近曾成咏分甲乙,要之均以学为根。<br> 在苏言苏却在石,两石并为留遗痕。<br> 然吾究谓磐者实,以坡之迹定其论。<br> 坡迹七字孙其韵,手书之泐磐石盆。<br> 实证在兹不烦絮,久乃论定千秋存。<br> 乾隆81岁了,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得出了“要之均以学为根”的感受。活到老学到老。乾隆皇帝为老人们做出榜样。<br> 苏翁还以诗的形式,写成铭文:<br> 尽水之变蜀两孙,与不传者归九原。<br> 异哉炮石雪浪翻,石中乃有此理存。<br> 玉井芙蓉丈八盆,伏流飞空漱其根。<br> 东坡作铭岂多言,四月辛酉绍圣元。<br> 居士在57岁,赏石联想到画家的作品。苏翁的自然雅趣及其艺术的生活情趣跃然纸上。铭文对雪一浪石中水石相击之势作了形象的描绘,而“石中乃有此理存”一句则道出了艺术与自然间的密切关系。也道出了作者崇尚自然的个中原因。诗中两孙,指唐末孙位和宋初孙知微两人,苏翁观赏雨花石时,将石放入水中,色纹清晰。对以观赏色纹为主的大型石头也放入水中,这是苏翁的赏石法。苏翁有日本朋友,是否对日本有影响?是否是日本定名“水石”的因素之一,值得研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