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其章
姓名 书上印着呢。
年龄 看照片能看出来。
职业 财务工作者兼自由写稿人,自由撰稿人兼财务工作者。
学历 夜大。
籍贯 浙江宁波。
爱好 看足球,集邮。
收藏经历 有家有业之后开始动收藏之念。收藏的第一种杂志不是《世界之窗》(一九七九年),就是《文化与生活》(一九七九年)。现收藏期刊总数约两万册,处理当废品卖的未算在内。于《中华读书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拍卖收藏导报》《经济日报》《中国艺术报》《收藏》《中国收藏》等报刊杂志发表收藏类文章三百余篇。并于《科学时报·读书周刊》开“咖啡笔记”专栏。“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分别于寒舍拍摄专题片“小中见大话期刊”。
出书一册 《漫话老杂志》仅印四千册,索购者甚多,无法满足,罪过罪过,就请读这本《老期刊收藏》吧,请多指教。
收藏格言 收藏越往纵深发展,钱越跟不上趟。相信古人说的“始信百城难坐拥,从今先要拜钱神”。说的对极了!
展开
我国素称文物之邦,历代遗留下来的古文物,多小胜数,不仅可供我们稽考先贤制作之源,寻索其变化之迹,也是中华先祖精神之结晶、民族文化之表现。古代工艺的兴废,每与国运世变,政经发展有密切关系。举凡国家政治清明者,其制品必定精良;反之则不然。臀如汉唐陶器,其规凑之宏人,远胜辽金。清代自嘉庆以后,其瓷器之质亦远逊盛清——康、雍、乾三朝。占文物之收藏现象亦是如此,灾年多饥民,盛世藏文物,千真万确。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国更强,民更富,收藏之风蔚然而起,作为中国人,我自豪;作为收藏家,我鼓舞。
中国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遗产,对这些国宝珍品,如何保存研究?如何出版陈列?藉以发扬我国艺术与文化,实足我中国人之共同责任。今辽宁画报出版社编辑出版『 中国民问个人收藏从书』,分门别类,逐年推出,无疑是对『藏宝于民』这个良策之喝彩,是应受到公众欢迎及支持的益事。
嗜占敏求,不独可以陶冶性情,更可从中领略到小少书本上所缺乏之实际知识。古文物经历千载朝代更迭与兴衰,欣赏之余,也感到人生造化,可使个人对于成败得失,处之泰然。此外,要成为一位快乐的文物鉴赏家,更须具有深厚涵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才能明辨真伪,洋考文物之历史源流。
在此竞争之现代商业社会巾,收藏及鉴赏文物元疑是一种无形的自我提升,也深具潜移默化之协调作用。从个人之亲身体验而言,我深感受用不浅,乐趣无穷。想来,『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从书』的作肯和藏友们,人概也会有这般感受。
徐展堂
二○○一年四月于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