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教师发展之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3080198
  • 作      者:
    申继亮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无复本可借
收藏
编辑推荐
  在新世纪背景下,教师应通过何种途径有效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答案是开展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它们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铺设了一条可行而有效的捷径。本书首先概述了行动研究及其历史与模式,并对行动研究与中小学教师教科研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其次,深入探讨了教学反思的有关内容及其对行动研究的保障意义,详细论述了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发现和界定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评价及撰写研究报告等。为了丰富和加深读者的感性认识;本书在最后还着重介绍了教师行动研究的实践,并提供了三篇由一线教师撰写的研究报告实录。
作者简介
  申继亮,心理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心理学报》编委、《心理发展与教育》副主编等职。长期从事教师职业发展和认知发展研究,特别是在教师的素质结构、教学反思、选拔与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十余项课题。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了《心理与教育研究法》(与董奇教授合著)、《教师素质论纲》(与辛涛教授合著)、《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与李虹等合著)等十余部著作,主编了《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与林崇德教授合作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读本》《小学生成长导航》和《中学生成长导航》(与方晓义教授合作主编)等多种教材。曾被评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北京市优秀教师,获得过教育部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全国优秀教育科学成果奖、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
内容介绍
    在新世纪背景下,教师应通过何种途径有效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答案是开展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它们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铺设了一条可行而有效的捷径。《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教师发展之路》首先概述了行动研究及其历史与模式,并对行动研究与中小学教师教科研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其次,深入探讨了教学反思的有关内容及其对行动研究的保障意义,详细论述了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发现和界定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评价及撰写研究报告等。为了丰富和加深读者的感性认识,本书在最后还着重介绍了教师行动研究的实践,并提供了三篇由一线教师撰写的研究报告实录。
精彩书摘
  让学生“学会”还是让学生“学懂”?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
  习的过程。我认为更重要的应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即要让学生学懂。
  在前几天教学笔算乘法这一内容时,我真正体会到让学生学懂的重要性
  。在第一次教这一內容时,我没有引导学生从道理上去分析;在教师的主宰
  下,这节课结束时绝大多数学生会“照猫画虎”地用竖式计算多位数和一位
  数相乘,即让学生学“会”的目标达到了,但仔细分析后可以看出,学生并
  没有学“懂”,这为他们今后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等內容埋下了定时炸弹。
  分析了这节课失败的原因,在另一个班我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我抓住了
  知识之间的內在联系,让学生在尝试、争论的过程中最终明白了算理,达成
  了共识。而且在这节课中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在学生试算工8×3的结果
  后,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计算时遇到的问题,并且把学生的问題进行归纳,
  及时地写在了黑板上,变成了大家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反映出他们有解决
  问题的愿望,学生之间互相解决所关心的问题自然会集中注意力,让学生真
  正去思考,这正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最好体现。
  P89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行动研究及其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行动研究简介
一、行动研究的界定
二、行动研究的特点
三、行动研究的类型
第二节  行动研究简史
一、行动研究的兴起
二、行动研究的衰落
三、行动研究的复兴
四、行动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行动研究的过程模式
一、勒温的模式
二、凯米斯的模式
三、埃利奥特和艾伯特的模式
四、陈桂生的模式
五、北京师范大学和杨百翰大学的模式
第二章  行动研究一一中小学教师教科研的最佳选择
第一节  教师即研究者
一、教师即研究者:意义
二、教师即研究者:  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教师即研究者:我们的理解
第二节  教师即行动研究者
一、教育研究、行动研究与教师行动研究
二、教师即行动研究者
三、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行动研究
第三章  教师教学反思一一行动研究的保障
第一节  教学反思概论
一、对“反思”的不同理解
二、对“教学反思”内涵的不同理解
三、关于“教学反思”水平以及评定系统的不同观点
四、对“教学反思”理解的主要分歧
第二节  “教学反思”的心理学分析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二、教学反思的过程
三、教师教学反思的心理结构
四、教师教学反思的特点
第三节  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反思能力培养概述
二、纸笔式教学反思日记
三、电子档案袋式教学反思
第四章  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第一节  发現和界定问題
一、善于发现问题
二、界定和分析问题
三、清楚地表述问题
四、问题是不断发展的
第二节  制订行动计划
一、计划应包含的内容
二、制订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三、制订计划实例
第三节  实施和记录行动
一、如何行动
二、如何记录行动
第四节  反思和评价
一、反思和评价的内容
二、行动研究效果的评价
三、反思和评价时要注意的问题
四、反思和评价实例
第五节  如何撰写行动研究报告
一、行动研究报告的一般要求
二、行动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与撰写技巧
三、行动研究报告的评价
第五章  教师行动研究实践
第一节  教师行动研究的实际探索
一、行动研究之初
二、行动研究小组的成立
三、行动研究活动计划
四、行动研究的过程
五、行动研究之后
第二节  教师行动研究报告实录
报告一:用真诚的关爱走进她的心
报告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策略的实施
报告三:关于“建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