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2005238X
  • 作      者:
    孟悦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孟悦,文学评论者和文化、历史研究者,致力于叙述学、意识形态分析、科学文化史、文学和文化批评、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著有都市文化研究专著Shanghaiand Edges of Empires(University of MinnesotaPress),女性文学研究著作《浮出历史地表》(与戴锦华合作),中国现当代文学评论《历史与叙述》,以及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历史研究论文多篇。现任教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多伦多大学东亚系。
展开
内容介绍
    《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3调》里的文字,收入了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到近期,作者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在国内外期刊书报上发表过的一些作品,既有偏向历史和过去的题材,比如从晚清甚至十八世纪到文革乃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主题,又有冷战后或全球化以来的文化现象。全书各篇文章的风格不一,既有枯燥堆积材料的学术研究,摆“争论脸”的文化和历史批评,又有缺少注脚任意发挥的文学电影评论和随感式的小文。
    不过,全书有一个主题思想要阐述,那就是对于“家园”的寻求和渴望。作者所说的这个“家园”有点像是对人类世界一切理想和梦想的组合,比如是“好社会”、欢乐、“自由世界”、“大同世界”、“博爱”,乃至“净土”和“涅槃”的组合。虽然说起来虚虚的,还有点酸,但作者相信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这样一个家园——一个心灵的家园、文化的家园,人和他人以及所有生命和谐共处的家园,也是个人的家园。
    由于命运和经历,作者这一代人可以说生活在比个体生命长得多的历史时段、来往于比故乡宽广得多的不同地域。从十八世纪的世界景观、帝国主义的临门、晚清的现代、“五四”的新、社会主义改造、后“文革”,到如今的全球化,都是他们的当前时代;从城市到乡村、从大洋彼岸到此岸,都既是又不是他们的近邻。于是,若一定要为“家园”划个范围,那将是整个世界,若一定要为“家园”找个源头,那么她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
    正因了“家”的广大,作为文化研究者,作者认为,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矛盾:中国文本中那些热爱大同、执著生命的理想本可以完善一个关于“家”的想象;然而,中国语境进行的对人类物质和精神资源的耗损却造成了对于”家园”的威胁。更有几人愿意承认,这遭受威胁的“家园”不仅是欧洲人、美国人、拉美人、非洲人或东欧人、印度人的财产,也是自己的和子孙后代的过去与未来?
    此书便体现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到探索。
展开
精彩书摘
    实际上从很早开始,朝野内外以及受教育阶层对洋务运动的褒贬就既包含对清廷政策的批评又囊括了对“外国政府”政策的分析。这些批评中不仅有反对变革的声音,也有催逼清政府进一步改革的意见。到了十九世纪末,清朝结束了官办企业对现代工业材料和机器生产的垄断,而由李鸿章倡议制定的、以在同中外对手的竞争中保护官办企业为目的的“十年专利”政策,也于十九世纪末被废止。十九世纪下半叶,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每当新的帝国主义势力企图把新的世界秩序加之中国,这类对清朝外交政策和世界强权的批评就会得到更多的表述。1884年的中法战争毁掉了整个南洋舰队,朝野中批判不满之声也随之达到了高峰。在某种意义上,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改良计划乃是长期积累的批评不满变得明晰化的结果。二十世纪初,对于洋务运动的批评已经转向了更为政治化的、针对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合谋来决定中国人民及国家之命运的批评。中国明清史上对国家政治和问题的异议及内部批评本有其自身的传统,但在晚期出现的对清政权的这些新批评中,一个前所未有的事实是:批评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中国的“内部”事务而是指向了国际事务。这种新的批评视野带来的新主体,就是清帝国权力的变节者和反叛者。正是后者给上海城市景观带来了新的活动、赋予它新的意义。
    如果不是有特定城市空间的保护,这些新的批判声音是不可能得以实现的。毫无疑问,张园就是这类都市空间之一。对城市空间的使用在清代一直是一个和政治文化密切关联的问题。清代统治者对都市空间是否秩序化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因为在城里聚集大量人众这件事本身,便潜在地威胁了设置在城里的各级政府。因此清政府著名的法令之一乃是不得在城中以任何形式“聚众”。然而,上海却成为了十九世纪中叶中国都市中的一个例外,部分是由于上海的外国人社群对于清政府的禁令并不怎么积极合作。同时,由于租界当局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一直在寻求扩展租界的面积,在中国居民和租界当局之间一直不断发生着同土地及空间有关的冲突。除了要扩展租界、越地筑路外,租界当局还想把公共空间种族化,禁止中国居民进入位于外滩的黄浦公园。此外,由于上海房地产市场的上扬,而大部分房产又受到外国资本的控制,上海跨文化的城市空间便同时受到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和东南亚新资本的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园就变成了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一个相对少有的大型内景式、有跨文化特征的城市空间,一个为数有限的、公众可公开进入的城市空间。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张园成了上海社会多种活动共同借用的场所,既被用来举办公众娱乐活动,又被用来进行政治和文化活动,既是私人游玩的景观,又是社会团体集会和公众集结的场所。
    到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张园已经成为新觉醒、新出现的政治批评意识的摇篮。在张园组织的种种活动中,既包含了对跨国资本主导的国际政治的反抗,又包括了对清政府的种种政策的不满批评。洋务运动失败后蜂起迭现的各种协会、会党组织,给张园带来了新的都市主体和新的都市活动。张园从一个公众娱乐的处所变成各种会党、协会、正式及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地点。这些会议和集会的主题各异,包括建立反清或革命的民族主义组织,举行公众演讲,举办同乡组织会议,督促清政府抵抗法国军事力量,以及讨论俄国在中国东北部的野心。这些集会规模不等,既有不足一百人的,也有上千人的。表1从《近代上海大事记》中摘取出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发生在张园的部分政治性活动,尽管不全面,但可一窥当时张园的公共用途。
    这些活动所显露的批判锋芒和不同政见是张园这些聚会之最引入注目的特征。组织者和演说者大多是激进的反清活动家、知识分子和激进的记者,他们把这个原来象征异国情调的梦之乡变成了酝酿反叛的聚会之所。张园的集会提供了使社会各界聚集一堂的机会,其中包括知名作家、各地区的具有革新观点的教育家、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学生、业余科学家以及青年女性学生。随着上层阶级用财富建造的娱乐之所转化成公众政治集会的场所,清帝国原来安全可靠的都市景观变成了具有威胁性的需要防范的边疆地带。清朝高官对于这一点已经有所认识。张之洞就曾提到,张园是“新党”们从事反叛活动的温床。他在拍给两江总督刘坤一的电报中描述道,“新党”们在张园里举行的集会,其演讲充斥着如“自主”、“拒俄”以及“自由”之类反清的字眼。他还提到,在演讲中所指责的许多国家都以其国旗为代表,其中有一面俄国国旗被愤怒的群众当场焚毁。在他看来,所有这些活动的真正目的是要组织一场针对朝廷的反叛运动。
    ……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你来自哪一个“现代”?
第一章 “新”与“变”之外:体系的历史与反体系的历史
第二章 “世界主义”景观与双重帝国边界上的都市社会
第三章 商务印书馆创办人与上海近代印刷文化的社会构成
第四章 什么不算现代:甲午战争前的技术与文化——以江南制造局为例
第五章 什么不算科学

第二辑 你属于哪个主体?
第六章 中国人与世界人之歧异
第七章 性别表象与民族神话
第八章 《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
第九章 荒野中弃儿的归属:读莫言创作
第十章 记忆与遗忘的置换:读张洁
第十一章 苏童的“家史”与“历史”写作
第十二章 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

第三辑 你要去哪个未来?
第十三章 人,一份尚未完成的试卷
第十四章 轿车梦酣——“平等”而“发达”的沥青幻境
第十五章 后社会主义与全球化的交叠——与薛毅谈
第十六章 后社会主义和全球流浪:笔记数则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