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学生层面的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的保持不够长久;学生过于追求显性的物化成果,忽视了过程的体验,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追求;学生的研究处于低水平,缺少深度和实质的把握;学生研究的科研方法与道德问题等。
在这众多复杂的问题中,从实践的角度和基层的角度看,核心是解决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与实施问题。
三、综合实践活动组织与实施的一般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终目标在于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为更好地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与目标,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应该做到“三个关注”和“四个兼顾”。
1.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
长期以来,中小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表现在重书本、重接受和重结果,书本知识的学习变成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惟一途径,这种在学习方式上的局限性,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难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科技的不断进步与信息高速剧增,社会生活方式变革不断加剧,必然要求克服片面的书本教育的弊端,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教育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构建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适应学习化时代、信息社会和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展开